新能源補貼退坡幅度仍存爭議 非補貼政策“工具包”正在研究中
2017年臨近尾聲,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走向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無論是經銷商還是消費者都普遍認為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大幅減少,這或許將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2017年臨近尾聲,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走向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無論是經銷商還是消費者都普遍認為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大幅減少,這或許將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目前,有關部門正研究新能源積分交易定價問題,其他新能源政策也在討論中。政府希望通過政策調整,在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能可持續發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研)資深專家黃永和日前在公開場合透露。
補貼退坡幅度尚未明確
長期以來,補貼政策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7~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16年基礎上退坡20%。
對此,日前有媒體報道稱,11月15日,財政部曾召集四部委、協會專家、主要企業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及方案進行小范圍討論。
根據這次小范圍會議的討論稿,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補貼門檻將進一步提升,由2017年的100公里提升至150公里,補貼標準也將由2017年的三擋調整為5擋(按續駛里程劃分)。
從坊間流傳的討論稿內容看,新能源乘用車補貼額度調整不大,主要是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強化對先進技術和產品的補貼,新能源客車與專用車的補貼額度則有明顯下調,新能源客車補貼退坡幅度將近40%。
11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也撰文稱,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超過主管部門的預期,造成補貼金額會超出預算,因此主管部門有加大退坡比例的想法。他在文章中建議:“希望有關部門按照過去的承諾實施補貼額度的退坡!企業的產品規劃是根據市場條件作出的,包括市場所需的技術水平、補貼的額度、可能的成本和售價;補貼額度不按計劃進行,會打亂企業節奏,影響產品銷售。”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40%的說法,目前還沒有聽到,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態度是逐步退出。
與此同時,坊間流傳的一份“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讓外界對明年的政策走向有了更多想象。
據《北京日報》報道,根據網傳的補貼調整草案,明年并不是所有的車型補貼都會下降,續航里程長、電池能量密度高的車型,補貼可能還會上升。
然而,記者了解到,上述所謂標準僅是在網上流傳,有關部門尚未下發正式文件,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具體情況尚未明確。
新能源積分定價正在研究
“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是要依靠市場,靠補貼很難支撐。”許海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府引導很有必要,但最終還是要靠企業培育來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政府一直希望通過政策調整來促使新能源汽車由政府主導轉變為市場主導。今年9月,《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正式出臺,業內普遍認為這是承接新能源補貼退坡后的行業促進政策。
根據規劃,雙積分政策將在明年4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關于新能源積分交易的定價問題已在討論制定中。
在12月9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上,黃永和表示,新能源積分交易價格是決定雙積分政策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目前,中汽中心、百人會、清華大學戰略研究院、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以及ICCT(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等有關機構,都在通過計算模型對積分值進行研究,但結果不一,有幾千元1分的,也有一萬元1分的。
除此之外,其他應對新能源補貼退坡的相關政策也在討論中。據黃永和透露,有關部門也在考慮在稅收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如購買新能源車可獲得一定的所得稅抵扣額度;對新能源車給予更高級別的路權等。
“總之,我們要研究的是,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后,能不能以非補貼政策為主,建立一個政策的工具包,由此構建一個新能源后補貼時代的政策體系。”黃永和說。
據了解,有關新能源政策工具包的課題已經正式啟動,包括稅收支持政策、2020年后續補貼政策研究、交通差異化政策、充電基礎設施支持政策和雙積分政策、商業模式研究等方面。
黃永和透露,上述課題主要由中汽研、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車百人會三家機構來共同牽頭研究,最終目標是為新能源汽車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