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內將要全面停售燃油車,北汽真不是鬧著玩兒的!
隨著雙積分政策即將實施,車企開始著手應對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浪潮。12月9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北汽新能源總部中國?藍谷舉行,現場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宣布北汽集團將在
隨著“雙積分”政策即將實施,車企開始著手應對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浪潮。12月9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北汽新能源總部中國?藍谷舉行,現場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宣布北汽集團將在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汽車,這也意味著北汽集團即將進入全面電氣化。
北汽將成為自長安汽車之后的第二家宣布在2025年停售燃油車的自主品牌,徐和誼表示:“北汽將致力于在中國境內,加嚴限制并最終停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車中所有未采用新能源和廣義新能源技術的傳統燃油車的生產和銷售。除了特種車、專用車以外,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到2025年在中國境內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
繼長安汽車之后北汽宣布2025年停售燃油車
北汽集團之所以有充足的底氣實現全面電氣化,與其此前發布的2025戰略、進入新能源發展2.0時代有著莫大的聯系。據悉,北汽新能源在2.0時代將以全新純電動整車平臺、無人駕駛技術、智能化等為主要發展方向,著重提升新能源車型的駕乘體驗。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推出EH、EU、EX、EV、EC等五大系列10余款純電動乘用車,全面覆蓋A00級-B級車市場,包含轎車、SUV及微客等車型品類,續航里程從200km-400km不等。其現有的車型布局,在中國純電動汽車領域最為全面,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出行需求。
在新能源領域北汽銷量始終保持領先位置,2017年1-10月,北汽新能源實現累計銷量66,714輛,純電動市場占有率達到22.2%,排名第一。在新能源領域有著如此傲人的成績,也讓北汽對未來停售燃油車有著很充足的信心。
北汽不僅對未來新能源車型做好布局,其對未來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也進行了相關部署,北汽在“擎天柱計劃”中提到,旨在通過換電和電池再利用技術,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換電站、光伏發電進行深度融合,解決純電動汽車充電、換電、電池回收等一系列問題。
實際上,北汽集團此前已經做好了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的準備,而之前2025戰略的發布是北汽集團全面電氣化的支撐。
全面電氣化成為自主品牌新方向
此前長安汽車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該計劃顯示,到2025年,長安汽車將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實現全系車型的電氣化。長安汽車是自主品牌中最早宣布禁售燃油車及全面電氣化的品牌,此次北汽宣布該計劃后,這兩家車企成為了中國汽車市場中率先宣布全面電氣化的自主品牌。
大家可能就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在國內宣布率先禁售燃油車普及電氣化的不是技術過硬的合資品牌、豪華品牌,而是自主品牌呢。這里并不是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技術方面不成熟,早在歐盟宣布廢除燃油車的提議后,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就已有了相應的新能源計劃,實際上,國外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儲備一點都不比自主品牌差。在筆者看來,之所以合資品牌、豪華品牌不急于大規模推出新能源車型,在它們看來中國汽車市場燃油車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燃油車將依舊占據著車市主要地位,在此之前它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攫取這塊業務的利潤,而不是在新能源領域試錯。
而以江淮大眾、眾泰福特為首的新晉資品牌的出現,只是為了應對即將實施的“雙積分”政策。
雖然近年來自主品牌在技術方面有所提升,與合資品牌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但目前想要正面與合資品牌較量仍舊存在差距。新能源汽車成為了自主品牌趕超合資品牌的最佳機會,在“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之前,這樣的勢頭看起來很明顯。但“雙積分”政策的延期讓許多合資品牌有了緩沖余地,實現了在新能源領域的追趕,也讓此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積累的優勢蕩然無存,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成為自主品牌無奈的選擇,借助全面電氣化這一舉措實現對合資品牌的彎道超車成為了它們的應對之策,這或許也是包括北汽和長安汽車在內的自主品牌宣布停售燃油車的原因所在。
有了上述兩個品牌作為開路先鋒,筆者相信,在全面電氣化這一路上,會有越來越多的追隨者,就如目前大家普遍推進品牌向上一樣。
雖然中國尚未宣布停售燃油車具體的時間節點,但自主品牌已經走在了政策前面,北汽、長安汽車相繼宣布全面電氣化無疑是對未來新能源趨勢的最佳回應,也是自主品牌趕超合資品牌的理想途徑。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