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回收 標準/技術/有待完善
近日,《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以下簡稱《拆解規范》)以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以下簡稱《余能檢測》)國家標準宣貫會正式舉行。宣貫會的發布能否解決當前日益迫切的廢舊電池市場面臨的回
近日,《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以下簡稱《拆解規范》)以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以下簡稱《余能檢測》)國家標準宣貫會正式舉行。宣貫會的發布能否解決當前日益迫切的廢舊電池市場面臨的回收困境呢?
在《拆解規范》和《余能檢測》相關規定中,分別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安全性、作業程序、存儲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要求,對回收后的電池外觀檢查、電壓判別、充放電電流判別、余能測試等檢測流程也做出了規定。
以上規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行業規范,但是對當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最大制約因素,即電池型號規格尺寸問題仍未涉及。
目前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分為兩個循環:一個是梯次利用,針對電動車無法使用但仍未報廢的電池,主要應用于電力儲能;一個是拆解回收,針對電池容量損耗無法繼續使用的電池,進行分解回收。
首先從電池的梯次利用來看,目前市場上的電芯類型多樣,尺寸不一,缺乏適用于通信基站、儲能電站和家用儲能設備的標準化結構,導致在梯次利用的市場推進中困難重重。
其次從拆解回收來看,電池種類多樣性使回收再利用的工藝極為復雜,尺寸不一導致業內還沒有成熟的成套設備可供使用,致使電池回收的效率和時間成本較高,企業拆解回收電池熱度低。
北京一家主銷新能源的4S店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廠家并沒有針對電池回收的相關政策,因此報廢的電池一般由4S店自行處理。
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也證實了該說法。表示目前法規對動力電池回收沒有強制要求,比亞迪等涉及電池業務的車企,則對電池予以回收,而不涉及電池業務的新能源車企,多數未對回收有明確要求。
目前包括沃特瑪、國軒高科、CATL、中航鋰電、比克等電池企業都已開展電池回收業務,但因缺乏車企配合,能收回的廢舊電池所占市場比例很小。考慮到經濟效益低和應用渠道匱乏,即使是已回收的電池,多數也只是滯留在倉庫,真正高效處理的仍寥寥無幾。
不過業內普遍看好的市場前景和社會責任的驅使下,企業對電池回收商業模式的探索也始終熱情不減,除比亞迪梯建立高效拆解回收工廠,梯次應用于家庭儲能和通信基站的商業模式外;沃特瑪也摸索出一套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方案,即存在梯次利用價值的電池用于儲能電站和移動補電車,無法梯次利用電池進行分解材料再生,避免環境污染。
除此以外CATL、比克等企業在回收應用上也獨具優勢,企業模式的不斷探索和成熟,會推動技術的進步,而技術的進步也會促進法規的健全,反過來法規的健全也將進一步推動技術的進步和模式的成熟發展。
雖然目前的電池回收市場遠未成熟,但在法規、技術、模式相輔相成地推動下,市場將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