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欲破除市場準入障礙,京滬回應新能源汽車備案暫不取消
10月26日,發改委官網正式發布關于印發《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的通知指出,不得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準入和退出條件,其中包括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者國務院規定,以備案、登記、注冊、名錄、
10月26日,發改委官網正式發布“關于印發《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的通知”指出,不得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準入和退出條件,其中包括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者國務院規定,以備案、登記、注冊、名錄、年檢、監制、認定、認證、審定、指定、配號、換證、要求設立分支機構等形式,設定或者變相設定市場準入障礙。有媒體解讀為“新能源汽車備案將取消,地方保護落幕”。
然后就在幾天后的11月1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10月份新能源汽車備案目錄,共有19款車型入選,其中包括9款新能源乘用車和10款新能源商用車。
截止目前,2017年全國共有四城近20批次備案信息表發布。據接近北京政策制定人士表示,取消地方新能源汽車備案,現在估計還比較難。目前北京市還沒有召開任何關于備案調整的會議。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主任劉建華亦指出,今年上海市備案信息還是會按照預期進行,至于明年政策還在研究中。在他看來,隨著補貼的退坡乃至退出,備案信息表也將逐漸退出,但具體時間還不好說,“畢竟政策調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逐步的過程。”

早在2013年3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今年第二次視察深圳比亞迪期間,召開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座談會,并以“堅決破除地方保護,促進公平競爭,形成全國統一市場”向各級地方政府提出要求。
同年9月,財政部在公布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明確指出,示范城市或區域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于30%,且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
隨著國家扶持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北京和上海兩地最先推出完整的地方政策,但也最早設立了“地方目錄”。2014年7月,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各地區要執行國家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后,上海和北京相繼改“目錄”為“備案”。
2016年底,天津和海南也紛紛出臺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車型名單》和《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
不過,據某車企高管反映,盡管“目錄”門檻較高,但是比較公開,準入之路還能走得通,一般需要2-3個月。以上海最新一批備案信息為例,包括了昌河北斗星X5E、傳祺GS4 PHEV、傳祺GA3S PHEV、傳祺GA6 PHEV、江淮iEV4(時光版)、江淮iEV6E(時光版)、江淮iEV7S、云度π1等9款車型入選。其中江淮iEV4(時光版)和江淮iEV6E(時光版)沒有上海市補貼。
地方制定目錄,一是為保證產品質量,二是一定程度保護當地企業。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日趨成熟,以及行業從政策導向進入市場導向,相信“目錄”等界限也將取消。正如劉建華所言,未來放開是趨勢。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