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萬億市場 我國多地加速布局氫能源產業
以綠色環保、高能量為鮮明特征的氫能源未來將在我國能源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業內人士預測,3年后氫能源就將在我國大規模推廣應用。 多地加速布局氫能源產業 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的氫能具有來源豐富
以綠色環保、高能量為鮮明特征的氫能源未來將在我國能源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業內人士預測,3年后氫能源就將在我國大規模推廣應用。
多地加速布局氫能源產業
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的氫能具有來源豐富、質量能量密度高、清潔無污染、與電能方便相互轉換等優勢特點,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快氫能的開發和利用,有著優越的市場前景。同時,氫能及氫燃料電池對區域能源產業上下游有巨大帶動效應,包括氫氣制取、提純、壓縮、運輸、電動汽車、備用電源、無人機等領域,將引領龐大的氫能產業集群聚集。
2016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將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作為重點任務。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個月來,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地在氫能源產業方面的布局正在明顯提速。
9月7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丹灶鎮召開。丹灶很快將運營燃料電池公交車,位于該鎮的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也將正式投入使用。
同日,江蘇省如皋市發改委發布消息稱,近三年該市氫能產業應稅銷售年均增長率達700%,2016年產業產值已達20億元。下一步將全力推進“氫經濟示范城市”建設,打造涵蓋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研發、試驗檢測,到產業化、示范應用、科普教育環節的氫能產業鏈。
9月13日,我國第一個氫能小鎮落戶浙江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小鎮將以“平臺+產業”的模式整體運作,構筑全國首個完整的集氫能源科研、孵化、金融、產業、物流、商業、會展、示范、應用、推廣為一體的產業生態體系。
9月20日,《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發布,制定了多重目標,還要求推動上海市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同月,上海首個氫能源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平臺成立,力爭在3至5年內建成“環上海加氫站走廊”。
9月26日,廣東省東莞市首個氫能源裝備產業化項目奠基。建成后,這里將主要研發生產新能源裝備及應用產品,推動加氫站、氫燃料電池和氫動力裝備及其應用產品的產業化。
10月17日,產自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多款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首次亮相。廣東佛山、云浮兩市統籌布局三大產業基地,積極打造跨區域的氫能全產業鏈協作發展新格局。
10月27-28日,中德氫能源產業合作發展戰略交流會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現場簽下六大項目,涉及氫能源領域的全產業鏈板塊。
此外,北京市經信委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京市政府計劃將在近期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將對燃料電池等多方面進行推廣及引導性政策。
離大規模商業化尚有距離
氫能源產業包含氫能源利用方案設計,氫氣生產,氫氣純化,加氫、儲氫、運氫,燃料電池及其技術應用,氫能檢測鑒定等等多個方面,而作為氫氣使用核心的燃料電池可以廣泛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飛機的動力引擎,以及電信基站、樓宇、公共場所的備用電源等。
根據《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到2020年,我國以能源形式利用的氫氣產能規模將達到720億m3;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0000輛;氫能軌道交通車輛達到50列;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氫能產業將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200萬輛。
廣東中歐企業合作促進中心主任張錦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在氫能源的核心關鍵技術上仍有不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著不小的差距,因而需要通過國際合作來獲得知識產權,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自己的創新技術、裝備制造技術,以催發內生動力。
“比如,我國氫燃料電池的批量生產工藝不過關,質量不穩定也就達不到使用要求,而且,我們燃料電池運行壽命在2000小時左右,而德國已經可以達到15000小時。再比如,貨車需要的700公斤以上的加氫技術,中國還沒有,高壓氫氣4型儲罐中國也沒有。此外,氫氣的純化我們也沒有更好更經濟的辦法,我們是提高純度,價格貴用戶用不起,德國則是通過去除雜質來解決燃料電池的中毒問題以保證使用。”張錦說。
不過,張錦認為,我國多地加速在氫能源產業方面的布局將促進我國氫能源更快的商業化,“這不是競爭,從廣義來講是合作,因為各地的產業優勢不一樣,而一個產業鏈需要很多技術、軟件和市場,另外,各地的環境、溫度、濕度、應用條件和應用習慣都不一樣,所以大家都做示范區就能總結出適合中國的氫能源產業應用技術,還會培養出很多人才。從目前來看,3年后就能大規模推廣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地區中不少都把氫燃料電池車作為搶占氫能源市場的突破口。相比電動汽車的補貼退坡加速,燃料電池車的補貼卻有所增加。今年國家對燃料電池乘用車補貼為20萬元/輛,燃料電池客車更是可享受30~50萬元/輛的補貼。
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章桐對記者表示,氫能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企業的關鍵技術支撐、以及資本的介入。在充電基礎設施難普及制約純電動汽車發展的當下,正是燃料電池車發展的機遇。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