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Pack技術名副其實 豐田固態電池何時量產?
近日,特斯拉欲在上海獨資建廠的消息又傳的沸沸揚揚。事實上,特斯拉邁進中國的言論,起起落落不知道多少次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電動汽車的最大市場和新能源領域的最強企業,必定會在某個時間,如干柴烈火般
近日,特斯拉欲在上海獨資建廠的消息又傳的沸沸揚揚。
事實上,特斯拉邁進中國的言論,起起落落不知道多少次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電動汽車的最大市場和新能源領域的最強企業,必定會在某個時間,如干柴烈火般交融在一起。
而特斯拉與上海政府的接洽,更像是在釋放某種信號:新能源產業競爭走向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國內的電池企業其實是底氣不足的。盡管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的有效產能達到150Gwh,但這更多的是低水平重復制造所生產的低端產品,并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國內車企對高品質的動力電池需求,依舊迫切。
而提升電池品質,除了隔膜、電解液、正負極和生產工藝的技術提升,還有一個阻礙國產電池性能的短板——BMS。對于BMS,很多人都知道其重要性,但在筆者看來,依舊嚴重低估了國內BMS技術對電池行業的制約。
事實上,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國內的電芯已經很不錯了,但一到pack環節,就與國外電池表現出巨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在BMS上。可怕的是,國內的很多BMS工程師不但沒有深入專研,反而學了一套方案就迫不及待的出來創業圈錢,導致國內的BMS技術提升緩慢。
筆者一直認為,要實現新能源的彎道超車,一定是整個產業鏈上上下下的共同進步,材料、電芯、pack、車企缺一不可。
下面就來看看本周鋰電行業都有哪些新技術和大事件:
1、華晨寶馬揭幕高壓動力電池Pack產線
2017年10月24日,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正式揭幕。該中心位于沈陽鐵西動力總成工廠廠區內,該項目總投資約3.24億元,可年產3.3萬套高壓電池組,由寧德時代提供電芯,該中心生產的首款動力電池將應用于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高工鋰電獲悉,寶馬集團目前采用的高壓動力電池生產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在高度自動化的過程中,標準規格的鋰離子電芯經自動檢驗后,組合成為更大的電池模組。在第二階段,電池模組與連接件、控制單元以及冷卻單元一起整合在鋁制外殼中,組裝為完整的高壓動力電池。
這種生產模式有兩大決定性優勢:一是標準化模塊確保了生產中統一的質量標準,并為廣泛適應寶馬新能源車型打下基礎,模塊化概念也可以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二是鋁制外殼的尺寸、形狀及所用的模組數量可以按需適配于各款寶馬車型。
更多華晨寶馬高壓動力電池Pack技術請查看:探秘華晨寶馬高壓動力電池Pack產線
點評:如果要給全球范圍內的pack技術排個名次的話,筆者心中的第一正是寶馬。他的電池管理技術、生產工藝的自動化程度以及產品的一致性管控,優秀的讓人羨慕嫉妒恨。而對比國內,盡管自動化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站在智能制造的角度,依舊差距明顯。而其電池管理系統,更是“恨鐵不成鋼”,很多時候,問題不是沒錢,而是有錢也解決不了。
2、中科院研發新型隔膜 可耐150℃高溫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朱英杰帶領的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胡先羅帶領的團隊合作,在此前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新型無機耐火紙的研究工作基礎上,研發出一種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耐高溫鋰離子電池隔膜。
該電池隔膜具有諸多優點,如柔韌性高、力學強度好、孔隙率高、電解液潤濕和吸附性能優良、熱穩定性高、耐高溫、阻燃耐火,在700℃的高溫下仍可保持其結構完整性。采用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耐高溫電池隔膜組裝的電池,比采用聚丙烯隔膜組裝的電池具有更好的電化學性能、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
更重要的是,采用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耐高溫電池隔膜組裝的電池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可耐高溫,在150℃高溫環境中能夠保持正常工作狀態,并點亮小燈泡;采用聚丙烯隔膜組裝的電池在150℃高溫下很快發生短路。如果采用該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耐高溫電池隔膜,再匹配可耐高溫的電解液和電極材料,可進一步大幅提高電池的工作溫度和安全性。
點評:鋰電池的高低溫性能一直是產業界的心頭之痛,目前的做法通常都是外部處理,通過液冷系統或者其他加/散熱裝置,來保證電池的工作環境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如果有研究能從電池本身上,增強寬溫性能,那無疑是足以改變當前電池格局的。當然,前提是,廉價、便捷、高效,而這一點恰恰最難。
3、豐田投入200人研發固態電池 2025年量產
10月25日,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迪迪爾˙勒羅伊稱要在2025年前推出能夠延長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新一代電池“固態電池”。
迪迪爾˙勒羅伊在東京汽車展上稱,固態電池具備大大提高續航里程的潛力,可能成為游戲改變者。他表示,豐田公司正投入200多人進行開發。同時他還強調豐田在固態電池方面的專利為世界第一。
事實上,此前7月,媒體就曾爆出豐田汽車目前正在研發由全固態電池提供動力的電動車。該種電池可增加電動車車輛續航里程,減少充電時間,計劃于2022年開始銷售該款電動車。
當時的新聞稱,豐田的新款電動車將基于全新平臺打造,可在幾分鐘內充滿電。相比之下,當前的電動車采用的是鋰離子電池,即使在快充模式下,仍然需要20到30分鐘才能充滿,并且續航里程僅有300到400公里(185-250英里)。此外,由于固態電池采用的是固態電解質而非液體電解質,比目前市場上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點評:今年7月聽到豐田2022年量產固態電池汽車時,還深深的感嘆,不愧是豐田,技術儲備這么牛。而現在豐田又說2025年才實現固態電池量產,這種反復險些讓豐田失去了筆者這么個粉絲。事實上,量產這個概念太過于模糊,要知道法國博洛雷的量產固態電池汽車早都在地上跑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技術具備了商業價值。而豐田牛不牛,還要看其量產的固態電池性價比如何了。
原標題:寶馬Pack技術名副其實 豐田固態電池何時量產?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