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信新能源車補貼提前退坡20% 具體時間仍待商討
近日,有網絡報道稱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政策的執行時間將提前至2018年。我沒有聽說過類似的消息,我周圍的人也沒有聽說過。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對《中國經營報》記者
近日,有網絡報道稱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政策的執行時間將提前至2018年。“我沒有聽說過類似的消息,我周圍的人也沒有聽說過。”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從保守謹慎的角度來看,一切還是等待官方消息為宜。”
事實上,根據相關政策,關于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但具體執行時間卻是在2019年。2016年底財政部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指出:“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不同程度退坡是有可能的,但更希望通過提升補貼的技術標準降低實際補貼額度,實現新能源車的做大做強。”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近年國家的補貼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各個車企都在新能源領域入局,但實際上眾多參與者的加入對于技術的發展促進卻不明顯。未來新能源車補貼的核心應該是類似于“雙積分”政策的計算方法,根據續航里程和電池能量密度來做指標。
在今年的泰達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2016年底的調整政策將補貼的金額與產品的技術、質量以及運行情況掛鉤,使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好的產品獲得補貼。事實證明這對促進技術發展的效果是有效的。在調整政策發布前,推進車型目錄中,客車電池能量密度115以上的不到1%,乘用車電池能量密度120以上僅占3%,現在這個比例分別上升到68%和42%。
“從大的趨勢來看,新能源補貼退坡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時新能源的發展也是未來的趨勢。”在王秉剛看來,過去新能源補貼政策是在前面鼓勵“拉動”新能源的發展,現在“雙積分”等政策是后面“鞭策推動”新能源的前行。
而《通知》中也指出,在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之時“有關部委將根據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產業發展、推廣應用規模等因素,不斷調整完善”。
事實上,不管是鼓勵還是“鞭策”,新能源的“特殊優待”已經開始。
2018年上半年,全國所有城市全面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同步調整稅收、保險、停車、公路通行等配套管理服務,落實新能源汽車“不限行”等差異化便利政策。未來新能源的停車費、高速費、充電費等或將都會有減免。
不僅如此,不少國家先后公布了禁售燃油車的計劃表,荷蘭計劃在2025年禁止境內繼續銷售汽油和柴油汽車。挪威從2025年起禁止燃油汽車銷售。德國表示將自2030年起在境內全面停止使用以汽油和柴油為燃料的汽車。至于中國,目前有消息稱工信部已啟動相關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中國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未來即便政策退坡,相信也會有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新能源的發展,目前這些政策也在不斷完善之中。”王秉剛如是說。
原標題:新能源車補貼提前退坡20% 或只是傳言 具體時間仍待商討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