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電動汽車性價比將與燃油車相當
最近,根據北京小客車指標辦統計,北京申請新能源汽車指標的人數增加了3 4萬。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呈高速增長趨勢,今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34 6萬輛,同比增長了33 5%。不過,雖然新能源汽車申請人數增加,但
最近,根據北京小客車指標辦統計,北京申請新能源汽車指標的人數增加了3.4萬。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呈高速增長趨勢,今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34.6萬輛,同比增長了33.5%。不過,雖然新能源汽車申請人數增加,但還有不少“搖號族”持觀望態度。
當前,新能源乘用車補貼、非補貼性激勵、油耗法規等政策,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驅動力。隨著《中國制造2025》《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等文件的頒布,“預示著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李建秋說。
政策和市場,驅動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李建秋根據工信部每個月發布的新產品公告做了一個統計,他發現今年7月、8月、9月的公告中,跟新能源汽車有關的產品分別有317個、309個、320個,“這表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產品開發是非常活躍的”。
小型純電動轎車研發,“首先是要提升電池性能,降低整車電耗”。李建秋算了一筆賬,“就小轎車的整車電耗而言,現在國際上做得最好的大概是每100公里消耗12度電,我們國內做到15至18度電,如果能做到用30度到40度電可以跑400公里的話,基本就可以了。如果算1塊錢一度電,加上購車補貼,這個車就跟傳統燃油車的花費差不多了”。
根據這種推算,李建秋預計,“到2025年,樂觀的話到2020年,300公里續駛里程純電動車的成本和性能各方面會跟燃油車一樣”。
“其次,是要改善充電的便利性。”李建秋建議,“要普及慢充充電樁,定點建設快充充電樁。”
除此之外,安全問題也是讓新能源汽車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的一大原因。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新聞屢見報端。在李建秋看來,這多少有些夸大的效果。
“其實傳統燃油車也有事故。”李建秋說,電動汽車因為在發展初期,質量參差不齊,出現了安全事故,但是自2015年嚴格了安全標準之后,這類事故的發生概率已經大大降低了。
而對于產業發展和技術研發,李建秋觀察發現,目前工信部新產品公告中的高數量在反映產業創新力的同時,也反映出研發的“粗放”。“如果換一個電池的容量,就發一個新的公告,是不行的,必須得真正靜下心來將電機做得更加精密,進一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李建秋說。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工業由大到強的必由之路。”對于企業發展,李建秋建議,國內的整車廠和零部件企業一定要注重技術的升級,密切關注國際前沿一流技術發展趨勢,把整車布局轉化為企業后五年的研發戰略。
。
原標題:2025年電動汽車性價比將與燃油車相當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