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積分”有松有緊有深意
9月28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管理辦法)正式落地,該政策將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相對于此前的征求意見稿,雙積分管理辦法做了一些調
9月28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管理辦法”)正式落地,該政策將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相對于此前的征求意見稿,“雙積分”管理辦法做了一些調整,其中新能源汽車積分于2019年開始核算,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積分比例分別為10%和12%。
新能源積分延期一年執行
“雙積分”管理辦法正式落地前,工信部曾在去年9月和今年6月兩次發布“雙積分”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設定了2018年、2019年、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達到8%、10%、12%的要求。
第二輪征求意見稿發布后,美、歐、日、韓四大汽車制造商協會聯合致信我國工信部,稱按照當前執行時間點,企業距離達標時間過長,呼吁中國政府將正式執行時間延遲1~3年,并留有更多彈性空間。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也代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向工信部提交了“雙積分”管理辦法延期一年執行的建議。
“雙積分”管理辦法落地后,行業關注度最高的新能源積分考核時間的確進行了調整:從2019年開始考核,與征求意見稿相比延期一年。
對此,工信部表示,“雙積分”管理辦法在征求意見階段,相關方面提出了一些完善性建議,涉及盡快實行積分管理、放寬有關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適當延長企業提交負積分抵償報告的時間、明確企業提交不實數據的責任等。對于這些意見,工信部進行了研究,并結合產業實際對“雙積分”管理辦法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同時,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工信部也向世貿組織進行了WTO/TBT通報。
董揚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雙積分”管理辦法能夠反映出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管理思路上的變化,從之前的鼓勵先進轉變為懲罰落后。之前,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要做新能源。“雙積分”管理辦法實施后,要求企業必須發展新能源、必須明確電動化的技術路線,也要求跨國公司將新能源技術拿到中國。
“之前,有人認為‘雙積分’管理辦法是為了擋住外國品牌,鼓勵中國品牌,這是一種誤解,也不符合改革開放的精神。雖然比亞迪、北汽、吉利、長安、上汽等企業已有批量電動汽車上市,但大部分中國品牌企業缺乏產品準備,新能源積分延期也給了中國品牌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時間。三至五年內,中國市場主要是中國品牌電動汽車的天下,足以使得中國品牌電動汽車成長起來。”董揚稱。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雙積分”管理辦法落地后迅速發文稱,“雙積分”管理辦法是一個創舉,把傳統車節油和新能源車發展兩個重要方向有機結合,引領了國際乘用車發展的新趨勢。這是中國從世界汽車大市場向世界汽車新市場重要轉換的“推進器”,并有望讓企業建立起持續技術進步、創新動力和活力的內生機制。
調整之處顯產業轉型決心
除了備受關注的新能源積分延期一年執行,“雙積分”管理辦法與之前的征求意見稿相比,在幾個方面也進行了調整。
首先,“雙積分”管理辦法對年產銷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乘用車企業,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原征求意見稿的要求為5萬輛。崔東樹分析稱,政策門檻降到3萬輛將使更多的中小企業納入考核,實現小企業的更快做大做強,也有利于行業的兼并重組和弱勢企業淘汰。
崔東樹列舉了24家處于3萬~5萬輛區間的自主和合資車企,其中包括一汽海馬、江鈴汽車、廣汽三菱、重慶力帆、東風裕隆等。崔東樹表示,由于部分車企生產、銷售規模小,或者產品相對偏重于商用車,容易形成混日子的現象。甚至是部分進口車故意少進口車輛,實現低銷量高利潤,從而逃避節能減排的責任。“雙積分”管理辦法對這些企業會是一個約束。
其次,“雙積分”管理辦法指出,工信部將建立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統籌推進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公示、轉讓、交易等工作。而之前的征求意見稿中,并未涉及工信部將統籌“雙積分”的轉讓和交易工作。
對于這一表述上的變化,崔東樹認為,積分交易管理平臺的意義重大,尤其是如果有企業過度缺乏燃油積分,把自身新能源積分用于抵充燃油積分,導致市場新能源積分交易不足或拒絕交易等現象時,政府部門應起到協調的作用。
此外,“雙積分”管理辦法規定,乘用車企業2019年度產生的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可以使用2020年度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進行抵償。崔東樹稱,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積分可以合并考核是為確保2020年新能源汽車200萬輛的目標得以實現,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壓力。
綜合這些調整之處不難看出,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的決心沒有變。董揚提醒企業,實施“雙積分”管理辦法后,企業要注意市場條件的變化,主要包括:中外品牌同場競技、補貼退坡、市場作用增強、應用普及、用戶要求提高等。
■外資車企踴躍表態先發車企不懼挑戰
這項將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深遠影響的政策落地后,眾多企業紛紛表態,積極滿足政策的要求,加速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進程。
大眾(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大眾汽車集團不久前發布了全球汽車行業最全面的電動化戰略“Roadmap E”,這與中國政府剛剛推出的“雙積分”管理辦法不謀而合。目前,在中國市場,大眾已經啟動新能源汽車的本土化生產。在未來兩三年內,大眾將在中國推出15款全新的國產電動汽車。到2020年,大眾計劃為中國客戶提供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之前提供150萬輛新能源汽車。
通用汽車(中國)稱,將與合資企業一起,努力達到管理辦法的要求。電氣化是通用汽車關于未來個人出行戰略規劃中的核心元素,企業正在中國拓寬新能源車產品型譜,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都已在規劃之中。
本田(中國)稱,本田計劃明年在中國推出一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同時,企業將繼續努力擴充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陣容,以滿足中國政府發布的“雙積分”管理辦法要求。
從外資車企的表態中,記者體會到“雙積分”管理辦法的落地像是打響了新一輪產業競爭發令槍,督促他們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車戰場。而對于發力較早的中國車企而言,“雙積分”管理辦法落地后,他們的機遇與挑戰將并存。
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微博撰文稱,“雙積分”管理辦法及2019年開始設定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是一個了不起的重大決定,不僅是對汽車行業,更為整個社會未來出行的生態選好了發展路徑。作為一個行業“老司機”,他深知要讓一個全球產銷量第一、傳統燃油車需求依然旺盛的市場放棄眼前,一起堅定地選擇新能源電氣化路線是多么不容易,新政的宣布讓他更感覺威馬的榮幸和責任。
比亞迪汽車相關負責人稱,“雙積分”管理辦法會給比亞迪帶來更多的機遇。比亞迪產生的新能源正積分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給企業帶來不錯的效益。這種效益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上,甚至還會成為這些“分霸”車企的籌碼,促成技術分享、產業合作等“深度交易”,進一步穩固其市場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