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生:電動車積分與里程掛鉤背離低碳發展方向 建議以減排量為尺度
發展電動車的目的是節油減排。純電動汽車不用油,但是都能減排、低碳嗎?減排的電動車,肯定是節油、節能的車。而電耗高的純電動汽車可能是排放嚴重的車,因為我國目前的電主要來自燃煤。所以,要以減排量衡量電
發展電動車的目的是節油減排。純電動汽車不用油,但是都能減排、低碳嗎?
減排的電動車,肯定是節油、節能的車。而電耗高的純電動汽車可能是排放嚴重的車,因為我國目前的電主要來自燃煤。所以,要以減排量衡量電動汽車的水平,以低碳作為電動汽車發展的推動力。
補貼停止后,主要用什么激勵電動汽車發展?積分!積分必須能夠引領電動汽車低碳發展,建成汽車強國。
一、工信部兩次征求意見稿的解讀
1、工信部2016年《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積分方案的要點是純電動續駛里程越長的車,獲得積分越多,如下表。

長里程純電動汽車必然多裝電池,必然重量大。這樣的純電動汽車必然耗電量大。而我國的電主要來自燃煤!于是,耗電量大的車,排放就大!如排放量越大的車給的積分越多,則是方向性錯誤!
2、工信部2017年6月13日發布關于《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有:

2017年方案堅持“積分與純電動里程掛鉤”,而且積分有所放寬。

同時,在2017年方案中,對于整備重量大的車,允許電耗可隨之放寬要求,使高耗電的重車最高也可能拿到6分。這就進一步鼓勵做重車,背離了輕量化發展方向。
工信部的積分制方案還有兩大副作用:
(1)自身不減排的電動車拿高積分,使更加不減排的燃油車能輕易買到積分!雙重違背低碳發展宗旨。可見,工信部的積分制方案縱容做高耗油的燃油車!
(2)過分強調長里程,勢必追求電池高比能量。雖然也說要注意電池的安全性,實際上安全問題必然降到次要位置,普遍在追求高電位正極,三元材料鎳鈷錳三者比例333、424、523、622、811中鎳量依次增多,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大。再加上要多裝電池,電動車的安全性更堪憂慮。可見,工信部的積分制方案鼓勵做安全性差的車!
3、對比一下工信部與美國加州的積分-里程關系式。工信部的公式:積分=0.8+0.012×純電動公里。美國加州的公式:積分=0.5+0.01×純電動英里。同等純電動里程用兩公式獲得的積分見下表。

可見,我國的積分比美國加州放寬了將近一倍。如此放寬的后果是鼓勵企業更積極追求長里程;也使企業更容易取得高積分,從而通過雙積分關聯滋養高耗油傳統燃油車的產銷。
TeslaModelS電池用量多,純電行駛里程長,在美國加州可得最高積分;該公司靠賣積分每年得美元數以億計彌補公司的虧本,而TeslaModelS在新加坡由于高耗電(即高排放)而受罰。新加坡的政策正確!我國不應跟隨加州的錯誤方向!
二、我的緊急呼吁
工信部去年征求意見,我建議考慮在積分組成中增加“減排積分”,未予采納。今年我在征求意見的限期內建議積分與里程脫鉤,純電動車一律都給3分,至今未見回音。
鑒于“雙積分制”將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積分,與電動汽車積分并行管理,“積分”實際上就是貨幣,誘惑力太大了,積分制將成為無補貼情況下最有力的指揮棒,作用深遠,因而要提醒官員們必須慎重從事。近聞,工信部的方案即將正式出臺,不得已今天在限期之外的最后關頭再換個建議,看看能否得到考慮。
我的新建議是:電動車的積分以燃油車平均油耗指標為對照,以減排量為尺度。具體內容如下。
1、燃油的CO2排放量
每升燃油排放CO2=1升X油的比重X油中含碳XCO2分子量與C的比例
=1000X0.85X96/114X44/12=2625g,CO2
2、耗電的CO2排放量
目前我國的電70%是用煤為主的化石能源發的,平均310g標煤發1度電。
每度電排放CO2=度電煤耗gX煤中含碳X煤電占比XCO2分子量與C的比例
=310X0.85X0.70X44/12=676g,CO2
隨著每度電煤耗及總發電量中煤電占比的下降,適時下調此數!
工信部現階段將“乘用車的平均油耗指標”定為6.9升/百公里,以此數作為電動車排放的對照。若某一純電動乘用車的百公里電耗為14度,則該車比6.9升/百公里燃油車的減排量=(6.9X2625–14X676)=18113–9464=8649gCO2。
如百公里每減排2kg或3kgCO2給積分1分,積分見下表:

于是,電耗越低的純電動汽車,得積分就越高。對于插電式和增程式電動車,可按用電、用油的減排量分段計算積分,然后相加。恭請工信部及相關單位一起來商討建議的細節!
結束語
電池用量不宜大,減排安全都靠它;汽車強國需創新,積分推動低碳化。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