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售”燃油車只是斷章取義?沒有一個國家能確定實現的!
近期關于禁售燃油車的消息滿天飛,首先是各國的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各大車企也發布電動化戰略規劃,特別是在9月9日的泰達論壇上,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已啟動相關研究,將制定我國傳統能源汽車退出的時間表
近期關于禁售燃油車的消息滿天飛,首先是各國的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各大車企也發布電動化戰略規劃,特別是在9月9日的泰達論壇上,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已啟動相關研究,將制定我國傳統能源汽車退出的時間表。

雖然中國確切的時間表并未給出,但將這一討論徹底引向高潮,甚至新能源汽車板塊全線暴漲。真的說“禁售”就能禁售的嗎?追本溯源,禁售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密切相關,同時也是各國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終極政策。但即便是新能源車企,對于禁售燃油車也表示“聽聽而已,不太可能。”
1、斷章取義
最早開始討論禁售燃油車是在2015年年底的巴黎協定上,由德國、英國、荷蘭、挪威,以及美國18個州組成的“零排放車輛同盟”宣布,到2050年,聯盟內的國家將不允許銷售燃油車。但是,聯盟并沒有公布未來對違約成員國及地區如何懲罰。而這個聯盟也是比較松散的,美國總體普特朗上任后,強硬地退出巴黎協定。
回到所謂的時間表上,雖然已經列出了多個國家,但并沒有明確的全面禁止燃油車,即便是提到禁售,也只是開始禁售新車,逐步開始淘汰傳統燃油車。更多的國家雖然提出了方案,實際上依然處于討論階段,例如燃油車大本營的德國,參議院通過的決議是:自2030年起,取締售賣新的包括內燃機的機器(車輛等)。不過決議要上升為法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今德國也沒有實質性地承諾停止生產或銷售燃油車。
2、懸而未決
大眾汽車CEO馬蒂亞斯˙穆勒表示,德國國內對“時間表”的熱議與大選有關。“大選過后,對禁售燃油車的討論會趨于理性。”如今,德國大選已定,默克爾再次當選德國總理之后,是否還會堅持呢?
挪威和荷蘭在時間表上是最靠前的,2025年就要達成目標,目前荷蘭的決議只是一個政黨提出,還沒有通過。挪威方面,并沒有太多的阻礙,但依然沒有落實,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也再無媒體披露挪威禁售燃油車進展情況。
法國的發聲是新任環境部長古拉斯˙霍洛提出的,也是唯一以政府官員身份宣布這一消息的人。英國是唯一以法令宣布最終時間點,但,到2040年,至少要換4屆英國政府,任何一屆政府都有可能推翻這個說法。
3、市場才是根本
再來看印度,對于印度要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很多人表示驚奇,實際上印度的說法是2030年‘開始謀求’,距離禁售,意思差太多了。
再來看中國,在政策的激勵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在電機、電控、電池為核心的三電系統沒有得到革命性突破之前,這顯然是不正常的。中國的補貼扶持政策導致的騙補問題,揭露企業趨利而行的本質。在補貼逐漸退出之后,自主品牌的戰力究竟幾何,只有經歷市場的檢驗,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長。
禁售燃油車,是政策與市場之間的角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好概念。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的趨勢,但在這一天到來之前,依然有很漫長的道路,整個汽車產業鏈的變更并非易事。與其紙上談兵,激辯論道,不如腳踏實地發展有自主特色的新能源之路。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