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的充電樁行業哪一年能實現盈利?
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數量將達到8000萬輛,也就是車樁比達到4:1的時候,就可以實現盈利了。不過2030年是否能達成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存量,目前也只是推測數據。在某些政策
“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數量將達到8000萬輛,也就是車樁比達到4:1的時候,就可以實現盈利了。不過2030年是否能達成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存量,目前也只是推測數據。”
在某些政策限購的城市,迫于號牌壓力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越來越多,同時用戶對于新能源充電樁的需求也愈發旺盛。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數量目前已經達到14.14萬輛,與之相配套的充電樁建設數量為9萬多個,不過比較窘迫的現狀是,在某些熱門商場、辦公樓和小區新能源充電樁供不應求,而在偏遠的小區或商業樓充電樁通常無人問津。這背后更嚴峻的現狀是,現階段幾乎所有充電樁運營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
近年來,國家陸續頒布了諸多鼓勵政策促進充電樁行業發展,去年,發改委、住建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統籌加快推進停車場與充電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的通知》。今年,國家能源局、國資委、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單位內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
這一系列政策吸引了不少企業投身市場,業內也普遍認為目前正是搶占市場的重要時機,各路資本都在忙著跑馬圈地,至于盈利問題經常被新晉者所忽略。
專用樁能盈利 公共樁使用率不容樂觀
現在充電樁的價格基本是透明的,一根慢充樁大概最高能賣到1萬元。而一根快充樁大概可以賣到十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市場價格的透明化,直接導致了從充電樁銷售上賺大錢,基本是不可能的。
除去購置樁本身,建設一個充電樁包括線纜和土地使用等費用也在萬元以上。后期運營商的主要成本在于建樁之后的管理和維護,鑒于現有的充電樁利用率比較低,充電服務費對于運營商來說杯水車薪,因此虧損成為整個行業的常態。
此前有專家表示,由于使用率的問題,服務于公交、物流等行業的專用樁目前都可以實現盈利,但公共類充電樁的使用率不容樂觀,普遍低于10%以下,所以這些充電樁運營商目前大多都處于虧損狀態,僅有個別的充電站點實現了盈利。
實際上,當前充電樁行業的盈利模式仍集中在充電服務費上。而此前資本熱衷的廣告和大數據服務等渠道和形式,由于用戶群體的規模和體量都不夠大,短時間內很難形成良好的盈利。
現階段一根樁收回成本需要5年
據內部人士披露,現階段每個直流樁利用次數為每天8次,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目前北京大部分充電樁平均每天被使用的頻次在4次左右,這也意味著,企業每天只能通過充電收回運營成本的一半。不提高使用率的前提下,按照目前的收費標準,一根樁收回成本至少需要5年時間。
充電樁運營是長久的消耗戰
幾乎所有運營商都認為充電樁行業還處在投資期,短期內無法盈利,這意味著充電樁行業將要進行一場長久的“消耗戰”,那些沒有先發優勢,供應鏈資源,以及資金實力的中小運營商將很可能出局,整個行業會重新洗牌。
在成本難回收的背景下,不少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政府補貼。據了解,目前北京的充電設施建設單位可以申請政府補助,最高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不過,有企業透露,由于充電設施補貼的操作流程尚未完全明晰,申報手續和驗收流程比較復雜,有企業對政策了解度不夠,且地方政府對于補貼發放比較謹慎,所以補貼落地并沒有想象中快。
至于何時能夠實現盈利,我們可以按照這樣一組數據來預測,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數量將達到8000萬輛,也就是車樁比達到4:1的時候,就可以實現盈利了。不過2030年是否能達成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存量,目前也只是推測數據。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