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不能單向開放
據報道,全球汽車廠商看到了電動汽車市場的巨大前景,并把焦點投向中國。隨著中國在汽車充電樁和研究上投入巨資,并力促車廠發展電池動力車輛,世界汽車業幾大巨頭紛紛將其主要科研和設計工作轉向中國。 中國
據報道,全球汽車廠商看到了電動汽車市場的巨大前景,并把焦點投向中國。隨著中國在汽車充電樁和研究上投入巨資,并力促車廠發展電池動力車輛,世界汽車業幾大巨頭紛紛將其主要科研和設計工作轉向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酷、最具吸引力的電動汽車市場,但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不能像以往其他一些商品市場那樣,只要國外資本愿意投資就能隨意進入。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從單一的商品市場、銷售市場逐步轉向集技術、研發、工藝、設計和產品為一體的綜合市場,即必須把制造產品與知識產品結合起來,在將制造產品、商品推向中國市場的同時,必須把相關的知識產品也一并帶進中國,讓中國不僅享受到生產制造帶來的快感,更享受到擁有知識產品的樂趣。
過去相當一段時間,中國為了改變經濟落后面貌,提升經濟實力,在招商引資方面,基本采用的是引進資金和低端制造,而對知識產品的要求不高。由于相當部分外商投資項目都是低端制造,中國也被戴上了“世界工廠”的帽子。為什么隨著虛擬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產業資本會大量撤離實體產業,而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不少外資企業也撤離中國?除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資源要求提高等方面的原因之外,與這些企業的科技含量不高、盈利能力不強,難以應對虛擬經濟的高利潤吸引和金融危機的強力沖擊有關。如果這些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是很難受到這些因素的沖擊與影響的。
中國提出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的目標,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說到底,就是要改變只有生產、沒有技術,只有產品、沒有設計,只享受生產環節的微薄利潤、不享受知識產品領域的高額利潤的落后局面、被動局面,就是要通過市場換取技術、設計、研發等知識產品。也只有擁有了知識產品,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得到有關提升。
作為未來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中國電動汽車應當改變過去被動接受全球汽車巨頭進入的局面,中國不但要成為生產基地,還必須成為研發基地、設計基地,能夠在放開產品銷售市場的同時,換取技術和設計等知識產品,能夠讓全球汽車巨頭在中國投資生產基地的同時,也能夠把技術、設計等知識產品也一并帶進來,真正實現共贏。
在如何進入中國市場問題上,汽車巨頭們一定會精心考慮反復權衡,會在市場與技術、設計等方面進行比較和分析。對他們來說,把技術和設計等知識產品帶入中國,內心多半是不愿意,甚至可能受到所在國政府的干預,但是,中國龐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市場,又是汽車巨頭們無法擺脫的。到底以怎樣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需要汽車巨頭們好好動一番腦子。
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并不是一個封閉的市場,不是只對某家或某幾家汽車企業開放,而是對所有具有這方面能力的汽車企業共同開放。如果哪家企業擔心技術和設計等進入中國市場有風險,等待他們的也許就是失去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
中國希望與全球汽車巨頭一起分享他們的知識產品,同時中國愿意把自己研發的產品拿出來,與其他國家一起分享知識產品,如高鐵、核電等都在通過加快“走出去”步伐,把中國自主研發的產品和技術、設計等與其他國家分享。這樣的互動,應當是人們最希望看到的全球化成果。
當然,在面對全球汽車巨頭紛紛把目光盯向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同時,中國的汽車生產企業如何應對新的競爭,如何在競爭中獲取優勢,也是必須認真研究和考慮的問題。一旦全球汽車巨頭們想“通”了,愿意把技術、設計等也與生產一道投到中國,對中國自主品牌電動汽車必將造成巨大的影響和沖擊。
電動汽車市場不能單向開放,不能再走汽油汽車引進的老路。有關方面應當早做準備,制定用市場換技術、設計等知識產品的戰略,不能等到全球汽車巨頭在中國都布好局了,再來努力“亡羊補牢”。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