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由大變強必由之路
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汽集團考察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汽集團考察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家為其發展全面布局、大力推進,五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引領我國汽車產業踏上新征程。從1.28萬輛,到50.7萬輛,在十八大以來的短短五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這五年,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既有行業規范政策,又有推廣政策,覆蓋從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市場推廣、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動力電池的技術標準到回收利用等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構建了較為系統的政策支持體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確定了純電驅動的戰略取向,并且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2015年的目標已基本實現,如今正向2020年目標發起沖鋒。《中國制造2025》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明確將“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快速增長,在2015年越過占汽車總產銷量1%的拐點后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已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產銷國。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已接近100萬輛。與此同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建成24萬個充電樁,其中公共充電樁14萬個,私人充電樁10萬個,數量在全球居領先地位,樁車比從2011年的1.53下降到2016年的0.14,極大緩解了充電難問題。
這五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部分技術領先于世界。微宏動力研發出的不燃燒電解液降低了電動汽車起火概率,能耐受350℃的隔膜比國際上普遍使用的120℃隔膜更勝一籌;精進電動首創矩形導體定子繞組技術,跨國汽車企業隨后跟進;寧德時代的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與世界先進水平相當……在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方面,我國已有一大批領先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這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這五年,新造車勢力風起云涌,新能源汽車領域涌入大批外來者。《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于2015年實施后,已有15家企業拿到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奇點汽車、樂視汽車等互聯網造車企業更是應運而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造車運動。這些新進入者敢想敢干,帶來了全新的思維方式和商業運作模式,給汽車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在他們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與車聯網技術的結合步伐明顯加快,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從實驗室走向道路測試。
這五年,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興起,催生出分時租賃等新商業模式,提高了車輛的使用率,從而緩解城市擁堵,減少尾氣排放。肩負著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推廣的使命,上汽、北汽、吉利等多家整車廠已開始布局分時租賃市場。目前,國內已有30余家上規模的分時租賃企業,投入運營的共享汽車數量已達到3萬輛左右,市場方興未艾。
五年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下一個五年,新能源汽車將從政府主導轉為市場主導,補貼逐步退出,“雙積分”政策即將實施,新能源汽車將加快市場化進程,這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促進汽車產業升級、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緊迫任務,也是推動綠色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推動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