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純電動客車征服海拔5200米 成功在“世界屋脊”上運行!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高度8844 43米,被譽為萬山之尊、地球之巔、世界屋脊,又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珠峰大本營,是為了保護珠穆朗瑪峰核心區環境而設立的保護地帶,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正南方,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高度8844.43米,被譽為萬山之尊、地球之巔、世界屋脊,又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珠峰大本營,是為了保護珠穆朗瑪峰核心區環境而設立的保護地帶,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正南方,海拔5200米,與珠穆朗瑪峰峰頂的直線距離約19公里,美麗的景色令人心馳神往。
近日,珠峰大本營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綠色使者”——宇通ZK6826純電動客車,作為景區車,它將成為保護高原天空和壯美雪山的“護衛”,同時也將用平穩和舒適拂去旅客崎嶇漫長路途的艱辛與疲憊。據悉,該輛車已于從2017年7月24日正式投運,截至目前,營運狀況十分良好,頗受當地政府、世界屋脊國際旅行社及旅客的贊賞。
以純電客車保護原始生態
定日縣政府與世界屋脊國際旅行社是這次采購高海拔純電動客車的“吃螃蟹”者他們為何要在高原、極寒、雪地、陡坡等極端環境下選擇純電動客車?又如何選擇合適的車輛品牌?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世界屋脊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扎西。
扎西告訴記者,近年來,西藏日喀則市十分注重環保,積極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氣凈的生態珠峰名片。珠峰大本營,作為重要生態景區也積極深入到環境保護中,選用純電動客車就是為了守護脆弱的高原生態環境。
“世界屋脊國際旅行社一直負責珠峰大本營的旅游客運工作,這次很榮幸能擔起純電動客車的運營。”扎西說到,“其實,在購車前曾顧慮重重。雖然新能源客車在各地發展已相當成熟,但要在海拔高度超過5000米的線路上運營,目前并無成功運營案例供我們學習參考。于是,定日縣政府、交通局等領導充分考察了全國主流客車制造企業,綜合對比后決定與宇通合作。當然,宇通也沒有讓我們失望,純電動客車在珠峰大本營運營非常順利。”
據了解,目前,這輛車營運狀況非常好,在將旅客從酒店運送至珠峰紀念碑處的線路上,單程21公里,其中末端4公里為石子路,道路為雙向車道,最大坡度為7%-8%,海拔高度從4657米至5168米。運營時間最低氣溫0度左右,最高氣溫25度左右。在這種情況下,這輛純電動客車實現了每天運行5個往返,日運營里程210公里左右,充滿電僅需1個小時。
對于接下來的車輛采購計劃,扎西坦言:“隨著首輛宇通純電動客車的運營成熟,我們還計劃加大宇通純電動客車的采購,初步預計30-40輛,推動‘生態珠峰’戰略的實施,為美麗西藏和美麗日喀則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
為珠峰“量身定制”車輛
毫無疑問,宇通這次又引領了中國客車行業取得了質的飛躍。它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純電動客車不僅可以耐高溫、抗嚴寒,還可以在高原極端環境里“來去自如”。任何成績的背后,注定是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宇通團隊是如何讓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呢?
據全程參與此輛客車研發的宇通技術人員邢艷介紹:“為了滿足客戶運營需求,我們先去珠峰大本營對車輛運營環境和路況做了考察,回來后結合實際情況與多方領導和專家進行了探討,最終決定針對高原的極端環境量身定制純電動客車。為了保證車輛的正常運營,我們對ZK6826純電動客車的三電系統、充電設施等均制定了特殊標準”。
同時,考慮到旅客的舒適性,宇通還針對高原缺氧環境,在車內增設了車載制氧機,提高了旅客的舒適度,有效減輕了旅客的高原反應。
當然,這些僅僅是周密設計方案的一小部分。為了這個項目的順利實現,宇通各部門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做了多次安全可靠性測試。測試中,這輛將被委以重任的宇通純電動客車接受了各種“魔鬼訓練”,經歷了諸如山路、砂石路、土路、冰雪路等測試后,才被“挑剔”的技術人員出廠放行。
經過“內部考核”的宇通純電動客車在從鄭州去往珠峰大本營的路上,同樣經歷了非凡考驗。據宇通川藏渝經營大區客戶經理黃偉東介紹,從拉薩至運營起點600余公里,其中從定日縣到達目的地的90公里道路則是“終極考驗”,路況為盤山公路,彎道多,最大坡度達10%左右,運輸車輛無法通過,出色的宇通ZK6826純電客車充滿電后自行順利通過。
宇通純電動客車在高海拔環境里的成功運營,無論對于宇通還是整個客車行業來說,足以為中國新能源客車發展注入更多信心,同時也將引領客車制造企業繼續探索,在追求極致的路上永不停歇。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