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威馬投資竟然超百億 新能源爆棚點在哪兒?
日前,第14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正在進行中,而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長春市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百瑞國際會展集團和車市縱橫網承辦的
日前,第14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正在進行中,而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長春市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百瑞國際會展集團和車市縱橫網承辦的“智·迎未來”中國汽車行業趨勢高峰論壇,也圓滿落幕。這場中國制造連接世界汽車界的思想盛會,此次亮點頗多。
在本屆高峰論壇上,不僅有來自國家相關部委官員,國內外新能源整車企業高管,汽車相關行業企業高管,互聯網企業高管,投融資機構高管,國內外知名咨詢研究機構、科研院校的專家學者,國內外汽車協會代表,智慧城市運營負責人,全國百余家主流媒體高層等400余人參會,而且干貨頗多,很多都是行業前沿的觀點和演說,也正是這些行業干貨,才吸引了行業內百余家主流汽車媒體頂著長春的暴雨前來參加。
正是隨著互聯網浪潮的襲來、加之全球能源危機的加重及汽車排放引發的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就凸顯了智能化、網聯化和新能源化的重要性,而這也將會是未來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目前不僅在國內,在整個全球的汽車行業,新能源和智能互聯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一股新浪潮。
本次高峰論壇上,來自原國家能源局規劃司規劃處、發改委小城鎮中心低碳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四川新紀元電動汽車集團、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寶寶樹商業合伙人分別就《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推進能源消費革命》、《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中國汽車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推進智能網聯發展汽車的幾點思考》、《電動汽車怎樣解決續行焦慮癥》、《智慧車聯網與電動汽車儲能應用》、《大數據時代中國新年輕家庭用車消費洞察》等話題進行了分享與探討,這些干貨正是此次論壇的最主要看點。而也是這些干貨,讓不少汽車媒體意猶未盡。
峰會論壇上,原國家能源局規劃司規劃處處長劉建平就《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做了精彩分析和分享。他認為:技術、經濟性、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必然給新能源發展帶來側重。而在未來,新能源發展要從這三個點來看待:首先,適應性和引領性、激勵性的政策要跟上,第二是關鍵技術方面必須加大研發力度和投入,成為新技術的引領者。第三是在新型智慧城市轉型方面應該加大創新和城市管理的統籌。
另外,峰會上發改委小城鎮中心低碳處處長鄭明媚就《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發表了獨到見解和分享。她認為:智慧城市是當今城市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轉型發展相融合的產物。建設智慧城市有利于促進城市基礎設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務更加便捷、社會管理更加精細。發展智慧城市對信息惠民、優化配置社會資源、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等具有重要意義。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跟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車都發生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從2014年開始,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之一。在中國,現已有將近400多個城市把智慧城市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
從2009年起,我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更是突破2800萬輛,其中,中國品牌汽車超過1400萬輛。而在新能源方面,2016年產銷分別為51.7萬輛和50.7萬輛,市場保有量已超過100萬輛,充電樁數量達到20萬個,在全球占比達到50%以上,遙遙領先于世界各國,但這其中政策引導起了很大作用。
“2017上半年,我國新車產銷分別達到1356.2萬輛、1335.4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4.6%和3.8%;這其中乘用車銷量1125.3萬輛,同比增長1.6%。2017年初經銷商庫存壓力較大,庫存系數連續6個月位于警戒線以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在《中國汽車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分享中公布了這些實際數據。
同時,肖政三表示:一、二線城市受汽車限購影響,新增需求增長緩慢,汽車銷售渠道向三、四、五線城市下沉,成為汽車市場增長的重要支撐。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打破了之前新車銷售對汽車市場的壟斷,置換需求成為支撐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之前甚至有綱要稱: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增長,純電動汽車增速較快,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處于“政策推動”的單邊驅動狀態,新能源汽車流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廠家與經銷商協作解決。
而在此次峰會論壇上,中汽協副秘書長姚杰發表了題為《推進智能網聯發展汽車的幾點思考》的演講,稱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7%和14.4%,遠高于整體行業水平。而下一步在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加快智能轉型已經成為擺在眼前的事兒;在車輛、網絡和基礎設施方面,也應該繼續加大力度。
而四川新紀元電動汽車集團總經理張才林代表新能源車企做了《電動汽車怎樣解決續行焦慮癥》的問題闡述。他表示:據權威數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我國有超過200個新能源產業落地,總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以上,產能達到2124萬輛。2017年上半年,對外宣布新能源整車項目已超過50個,總投資額已超過2700億,規劃新能源汽車產能570萬輛。比如說小鵬汽車投資100億,蔚來汽車、微馬汽車投資都在100億。而根據國家2020年“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積達到500萬輛。
電動汽車整車方面,一大批國內諸多民營資本,合資和進口品牌都推出了極具競爭力的新產品,而且絕大部分新產品都是專門設計的電動車,而非油改電的改裝車,續駛里程能達到200~300km甚至更多。但由于我國的實際國情和城市發展規模,續航里程依然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因此新能源技術的不斷升級和提升才是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寶寶樹商業合伙人王一村分享《大數據時代中國新年輕家庭用車消費洞察》時也習慣了用數據說話,他表示:2016年國家統計委、衛計委統計數據,新生兒達到1786萬。新生兒數字回暖或將產生將近800萬輛新車的購買和置換車的需求。而這也衍生出一種現象,由于新生兒的誕生激發的汽車購買需求,也加鐘了女性在汽車消費方面的話語權,因此在針對不同消費人群上,也都值得廠商研究和分析。
另外,在本次高峰論壇對話環節中,與會嘉賓就如何理解清潔能源、電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無人駕駛等給中國汽車工業帶來的深遠影響展開深入探討,激發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也撞出了未來中國汽車行業的新思想。
車市特評觀點
從峰會的內容來看,本次的“智?迎未來”主題峰會論壇,可以說是2017年中國制造連接世界汽車界一場重要的思想盛會,也是政府管理部門與汽車企業的溝通平臺、汽車全產業鏈交流平臺、汽車相關企業與互聯網、投融資機構的對接平臺。通過大數據時代的系列數據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走上了名副其實的快車道,但這其中政策引導有很大一部分作用,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新技術和戰略方面的發展才是重中之重,而未來的中國市場也許會引領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一股新潮,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未來大有可為。
車市特評:新車咨詢、二手車導購、車知識咨詢,微信公眾號#車市特評#24小時內在線互動交流。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