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收緊 車企莫再鉆空子
從去年至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騙補的追查工作一直沒有停止。近日,國家審計署發布的2017年第9號公告中再次披露了新能源汽車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公告指出,在抽查的13家汽車生產企業中,部分車企瞄準補
從去年至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騙補的追查工作一直沒有停止。近日,國家審計署發布的2017年第9號公告中再次披露了新能源汽車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公告指出,在抽查的13家汽車生產企業中,部分車企瞄準補貼政策設計生產車輛,有些企業甚至通過關聯交易或弄虛作假的方式獲取補貼16.72億元。在抽查的16家企業(其中10家為汽車租賃企業)購買的3.55萬輛新能源汽車中,有2200輛閑置一年以上,有1.72萬輛年行駛里程不足3000公里;延伸調查的66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中,有30家2016年銷量不到500輛。公告直指新能源汽車的兩大問題——補貼金額過高、車輛閑置情況嚴重。
過去,補貼金額設置過高,造成了部分企業不思進取,僅僅為了補貼設計生產車輛。實際上,早在騙補丑聞尚未浮出水面的2015年,不少業內專家就在多個場合直指補貼過高容易出現問題。國家審計署的公告也提到,在抽查的享受補貼的車輛中,超過半數新能源客車的補貼額超過單車售價的70%。筆者也曾接觸過不少新能源乘用車車主,他們表示,如果沒有補貼,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市場售價與質量完全不成正比,甚至有車主毫不留情地指出:“全車最貴重的部分就是動力電池,除此之外,車身和內部裝飾根本不值錢。”
同時,部分車企在續駛里程上打的“小算盤”在行業內也是“心知肚明”。比如,若政策規定續駛里程在250公里以內就可獲取補貼,就絕不將續駛里程提升至260公里。對此,很多專家不無擔憂地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工作或將因為高額補貼而裹足不前。
好在唯利是圖的歪風正在被遏制。高額的財政補貼已經按照新政策要求在逐年降低;嚴厲的追查和處罰措施也讓企業付出了違規的代價,并從中吸取教訓。隨著補貼的收緊、競爭的加劇,注重市場化、自覺自愿努力提高續駛里程和產品質量的車企越來越多。
過去,有的企業打著“銷售+租賃業務”的幌子,實則干“左手倒右手”、關聯交易的營生,或者多次拆分動力電池、重復銷售車輛,種種鉆營取巧的行為造成了大量新能源汽車閑置。這一現象也再次被國家審計署披露出來。
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今年以來,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四部委展開對2015年度新能源汽車閑置車輛運行情況的核查工作,根據清算出閑置車輛的具體情況,收回預撥的補貼,并按新規為符合標準的新能源汽車發放補貼。從過去的事前“按季度預撥”的補貼方式調整為事后清算“先查后補”的思路,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尤其重視車輛的實際運行情況,有效遏制了車企的騙補和閑置車輛行為。
對于如何防止車輛閑置情況再度發生,相關部門也費盡心思,比如出臺“三萬公里行駛里程”的要求。雖然這一要求給企業造成了資金壓力,還有消息稱或將按照車型及車輛具體用途進行改動,但筆者認為,無論政策是否調整,扎扎實實苦練內功,讓新能源汽車跑起來,才是車企作為生產研發主體所不能忘記的初心。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