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開啟加速模式 提升競爭力成突圍關鍵
來自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中國各地在建的新能源轎車項目超越30個,新能源轎車出產廠家170余家。依照國內本年批復的項目以及各大車企發布的產能計劃預算,截至2020年,新能源轎車產能有望到達500萬輛,中國新能
來自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中國各地在建的新能源轎車項目超越30個,新能源轎車出產廠家170余家。依照國內本年批復的項目以及各大車企發布的產能計劃預算,截至2020年,新能源轎車產能有望到達500萬輛,中國新能源轎車展開駛入高速成長期。
新能源汽車開啟加速模式提升競爭力成突圍關鍵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迎來新一輪拐點。在經歷了企業騙補調查、補貼退坡等一連串的打擊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開始回歸常態。2017年4月,工信部等部委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培養若干家進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車企,業內專家也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行業前景普遍看好。據中國汽車業協會數據,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近5萬輛、4萬輛,環比增長超過35%、30%。新能源汽銷華麗數據的背后,折射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火熱景象。
這意味著,在走出今年初補貼退坡、準入目錄重審的陰影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開始重回“快車道”。新能源汽車不僅是產品技術的一次重大變革,也是產品、產業價值體系的重構,并引發汽車產業鏈變化。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日漸提升的準入門檻尤為引發業界關注。在國家發改委與工信部日前印發的《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引導現有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加快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同時規范新能源汽車投資條件。
不過,盡管新能源汽車審批有著嚴格的程序,但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發放速度仍在提速,據統計,截至5月底,發改委今年已經批復了8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從數量上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批復量。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獲得“準生證”的有15個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認為,在“重新審視”完成后,新能源的準入大門將重新打開,但門檻可能會有所提高。“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塵埃落定,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又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拉開序幕,補助和準入門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預示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管理向“加嚴”的方向發展。
同時,在資質放開與政策鼓舞下,各路資本爭相涌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進一步指出,電動汽車能吸納的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等技術和裝備的范圍之廣,數量之巨大,是其他任何產業所難以相比的。有數據稱,還有近200家車企在排隊申請資質,其中包括比較有名的蔚來汽車、樂視汽車等多家互聯網基因的車企。
放眼“十三五”,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由起步模式變為加速模式。可以預見,未來將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效仿大眾汽車和江淮汽車的合資形式,新建新的純電動乘用車合資企業。這段時期對新能源企業來說是一個“冷靜期”,并不會有太大影響,企業應利用這個時間思考發展戰略與方向是否符合市場需求。面對整車廠、零配件、電池廠等爭食新能源汽車“蛋糕”的局面,對于企業而言,由規模擴張轉向競爭力提升是解決問題的核心。
“技術進步進程能否與支持政策退坡的進度相匹配,是企業能否順利轉型的關鍵。”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作為新興汽車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時機,抓住變革的機會,在高瞻遠矚地眺望未來趨勢的同時,謹慎地走出每一步。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