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不夠 充電車位也老被占:發展新能源汽車廣州如何搶先機?
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廣州要著力建設制造業強市,其中包括支持電動汽車、電子、電力、石化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在廣州市兩會上,新能源車的發展情況受到了不少委員和代表的關注。據廣州市人大代表此前調研,截至2018上半年,廣州市共發放新能源汽車號牌1.78萬副;而《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提出,預計到2020年底,廣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累計將達20萬輛,各類充電樁(機)保有量達10萬個。
不少人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要提速,廣州要搶占先機,從基礎建設到核心技術都全面提升。
廣州市人大代表王躍林:充電樁補貼要加大 布局充電基礎設施
“廣州的新能源車上綠牌,不限購不限行,新能源車使用快速增長。”廣州市人大代表王躍林認為新能源車是未來趨勢,他表示,想要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分一杯羹,必須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王躍林告訴南都記者,據測算,現有新能源汽車車樁比約為4:1,這是不夠的,必須做到1:1,“充電樁建設慢就等于開車找不到加油站一樣”。
他表示不少國有、民營的企業都在生產充電樁,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引導,管理好充電樁的使用;同時要充分利用燃油車積分制等強有力的措施,盡快提高新能源車占比。“廣州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廣州市人大代表林綺芳:
政府部門在充電樁建設需要有前瞻性
市人大代表林綺芳發現,“《廣州市停車場條例》明確指出專用停車場和公共停車場都要設立充電樁,但部分停車場沒有。”充電樁的需求遠遠跟不上廣州新能源車的發展,已有充電樁車位也常常被占用,她說,有關部門要落實停車場條例,加大執法的力度,同時生產充電樁的企業也要有一個統一的準入標準。“政府部門在充電樁建設需要有前瞻性。”
廣州市人大代表魏朗:
以消費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
針對充電樁不足的問題,市人大代表魏朗提出建議,不僅加大對充電配套設施建設的補貼力度,還要促進充電設施合理布局??蛇m當提高對充電樁建設的補貼標準,鼓勵換電設施的發展;可以考慮對老舊小區進行電網改造進行補貼,解決老舊小區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后續充電問題。同時魏朗在建議中指出,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進入“退坡”階段,廣州市應對過去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及時調整,通過增加新能源汽車消費促進廣州汽車及相關產業升級。
廣州市政協委員肖國偉:
建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
廣州市政協香港地區委員、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肖國偉分析表示,廣州汽車產業發展總體形勢良好,但在新能源汽車“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涉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核心電子零部件產業布局方面還需要提升,應建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助力廣州新能源汽車發展。
他提出,首先以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為導向,整合全市汽車電子核心零部件產業資源,推動汽車電子零部件技術形成創新產業布局,形成具有廣州汽車電子產業特色的產業格局。其次要鼓勵多種研發模式并存,建立共性技術服務平臺,支持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發展,鼓勵更多具有先進汽車電子產業技術的港澳和境外企業與廣州本地企業通過科研投資模式,把研究成果落地于廣州。最后,發揮汽車金融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扶持作用,成立或者引入相關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基金。
跨境電商貿易要升級
廣州市政協委員曾俊健:廣州應建設大灣區跨境電商物流互換中心
廣州作為全國跨境電商貿易進出口總值之首,如何鞏固廣州國際樞紐城市地位?廣州市政協委員曾俊健提交提案,建議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物流互換中心(下稱“互換中心”),帶動傳統外貿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貿易額增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實現三地物流服務的融合發展。他認為,互換中心一能填補灣區港澳進出口貨件的規?;幚砟芰瞻祝柟虖V州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城市地位;二能幫助市內外貿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三能釋放國內消費者海淘需求,吸引進口行業的龍頭企業落戶廣州。預計互換中心投產后,每年新增出口港澳本地包裹1500萬件,新增貿易額15億元;新增港澳經轉貨件7300萬件,新增貿易額35億元。
為確?;Q中心能落戶廣州,提案建議由廣州市政府牽頭統籌,商務委、海關、口岸辦、郵政等相關單位成立專項工作組具體推進。他建議互換中心設在位于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北側的中國郵政廣州國際郵件互換局,通過對原來生產場地合信息系統的的升級改造,建設粵港澳跨境電商物流互換中心。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