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自我革命
“我們沒有雙積分壓力。”
“未來三年及之后,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當然以純電動為主,如果連這點都不相信,為什么要開發純電動平臺(MEB)呢?”
2018年11月14日,在大眾汽車2018廣州車展預賞活動上,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向《電動汽車觀察家》表達了以上觀點。
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
另外,2019年在華投40億歐元布局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未來兩年內在中國新增30款新能源汽車、將在中國搭建快充網絡、2020年和2025年向中國交付的新能源汽車分別為40萬輛和150萬輛……一切都表明,大眾真的要轉身電動車了。
或者說,大眾已經開始自我革命了。
真沒雙積分壓力嗎?
大眾是中國燃油車市場的既得利益者。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大眾在中國大陸地區共賣出313.52萬輛,同比增長4.68%,年銷量遠高于位于合資品牌銷量榜第二位的本田汽車。
今年1-10月,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銷量分別位列乘用車銷量榜前兩位,均保持了2%的增速,在車市不振的大背景下,相對而言,這個成績不算太差。
2018年1月-10月乘用車銷量
來源:乘聯會
不過,燃油車賣得越好,需要的新能源汽車積分越多。根據《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年度生產量或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從2019年度開始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的比例為10%。
保守一點,以年銷量300萬輛計算,2019年,大眾需要的新能源汽車積分為30萬分,假設每輛新能源汽車算作3分,大眾需要賣出10萬輛新能源汽車才能達標。否則,必須從其他車企購買新能源汽車積分。
途觀L插混版是大眾在中國推出的首款電動SUV車型
目前,大眾旗下只有3款新能源汽車,即2018年3月上市的e-Golf、10月上市的帕薩特插混版和11月上市的途觀L插混版。其中,e-Golf是進口車,無法拿到政府補貼。單憑帕薩特和途觀插混版撐起全部新能源汽車積分,不太可能。
帕薩特插混版
在被《電動汽車觀察家》問及,大眾是否會為雙積分政策感到壓力時,馮思翰說,不會。
的確,雙積分似乎并沒有給大眾造成太大困擾。2019年,雙積分政策將正式實施,2018年,卻被大眾定為SUV之年。2020年,大眾在中國現有的6款SUV車型將增加至12款,覆蓋從緊湊型SUV到全尺寸SUV。
相對于油耗大戶和SUV大戶長城迅速推出電動汽車規劃,大眾選擇此時祭出全系SUV規劃,多少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
雙積分導入在即,大眾居然沒有壓力?居然心里不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太信。我的主要依據是,大眾在中國明顯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推進速度。
2017年,大眾發布的電動汽車戰略包括,至2025年,將推出涵蓋進口及國產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在內,共計超過20款全新車型。
在2018年11月15日的媒體溝通會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介紹,未來兩年內,大眾將在中國新增超過3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50%的車型將進行本地化生產。
時間從2025年提前到2020年;車型從20款增加到30款——有理由相信,或許因燃油車業務減慢了電動化步伐,或許是不情愿自我革命的大眾,在中國的電動化轉型已經開始。大眾方面的表述是,將“全面啟動電動汽車攻勢”。
插混打先鋒,純電壓軸
馮思翰說,大眾沒有雙積分壓力,一方面是因為已經在中國推出新能源汽車,即上文提到的途觀L和帕薩特插混版;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從2019年起,大眾將有多款新能源車型在中國上市。
率先推出插混版本,意味著大眾更看重插混,而非純電動嗎?不是。
馮思翰告訴《電動汽車觀察家》,相對于純電動,插混車在補貼和路權等方面劣勢比較明顯,但由于不存在里程焦慮和充電不便等缺陷,今后還將占據不小的市場。
但他強調,就大眾的新能源汽車而言,未來三年及之后,純電動仍將是主要產品。“如果你連這一點都不相信,為什么要開發純電動平臺(MEB)呢?”
MEB平臺是大眾專門為純電動車打造的模塊化生產平臺。到2020年,首批基于MEB平臺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將會在一汽大眾佛山工廠和上汽大眾安亭工廠下線。馮思翰介紹,2019年,大眾將推出3款本土化生產的純電動車,首款車型將在明年春天亮相。
2020年40萬輛/2025年150萬輛
今年10月,大眾集團CEO 迪斯(Herbert Diess)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一個電動汽車起關鍵作用的時代,在全球范圍內,大眾的電動汽車體量將會非常大,因為我們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勁”。
有多強?現在還不得而知;有多大?(預期)非常大。
海茲曼表示,到2020年,大眾計劃向中國客戶交付大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 2025 年交付量達到 150 萬輛。
根據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大眾想要從中分走1/5的份額,目標不小。
如何實現這個大目標?
第一,投錢。海茲曼介紹,2019年,大眾(中國)將與合作伙伴共同投資超過 40 億歐元,以確保電動汽車、互聯互通、移動出行服務、研發、高效生產流程及新產品開發等領域的轉型。
第二,研發。借助MEB平臺,大眾希望打造價格親民的電動汽車,給更多人體驗電動汽車的機會。大眾汽車品牌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品牌電動出行業務負責人 Thomas Ulbrich表示,MEB平臺是大眾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術項目,堪比甲殼蟲和Golf間的跨度。
另外,為加強核心技術研發,今后,大眾在中國的高壓電池電芯開發將由奧迪中國負責。
第三,建廠。2018年10月19日,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在上海安亭開工,項目總投資170億元,計劃于2020年投產,規劃年產能30萬輛。
第四,建站。從 2019 年起,大眾將與合作伙伴在中國搭建公共大功率快速充電網絡,以實現充電15分鐘,行駛400公里的目標。
作為燃油車界的巨人和富豪,大眾轉身電動車,速度有些慢,動作看起來卻不小。轉型電動化成效如何,起決定作用的,恐怕不是技術而是決心。大眾何時革自己的命?或許就在此刻。(完)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