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燃油車的冬天到了,新能源的春天還會遠嗎?
每年的金九銀十,無疑是車企和汽車經銷商最熱情高漲的時候。期待車市復蘇的聲音此起彼伏,車企調低任務,經銷商清理庫存等一頓操作,全年車市的銷量集中在了黃金收獲的九月十月。
然而,今年的一波操作并沒有讓市場火熱,整體車市似乎提前迎來了寒冬!9月汽車產銷量數據出爐后,市場呈現一片低迷。
“金九銀十”打折扣,整體車市不樂觀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中國汽車產銷數據顯示,今年9月,我國汽車銷售批發數據為239.4萬輛,環比增長13.8%,同比下降11.55%。其中,乘用車銷售206.0萬輛,同比下降12%。商用車銷售33.4萬輛,同比下降8.4%。乘用車的各主要車型都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商用車中跌幅最小的是貨車,同比下降也有7.9%。
不僅9月,縱觀今年1—9月的全國汽車銷量,雖然累計銷量達到2049.1萬輛,多賣出去的30萬輛依然保持著1.49%的正增長。但是,僅僅9月一個月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的絕對值就達到了31萬輛,加上去年第四季度的銷量基數太大,中國車市連續17年 的增長紀錄,或在今年出現負增長的局面。
此外,除了銷量上的大打折扣,在股市行情低迷的狀態下,各大車企的股價也沒能逃過一劫!據統計,今年1-10月上旬,吉利汽車股價累計下跌了56%,長城跌去了46%,北汽下跌60%,眾泰下跌70%,長安下跌51.98%,江淮下跌52.97%,東風下跌44.12%,一汽轎車下跌50.09%,廣汽跌了39.84%……
9月份,國內整體汽車銷量排行前十的企業中,共有8家企業出現同比負增長,5家企業跌幅超過10%。10款銷量最大的車型,僅僅3款車獲得小幅增長,大部分車型跌幅超過19%。
對于這些傳統的自主車企來說,今年車市在本應收獲的季節,就遭受了寒冬的考驗。受股市行情的影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革命的爆發,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給予的少量補貼、免搖號、不限行等政策,在鼓勵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的同時,也限定了傳統燃油車的發展。
傳統車市負增長,僅新能源實現逆勢增長
毫無疑問,在轉型過渡階段,傳統燃油車市必將迎來寒冬。而新能源汽車也借此機會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雖然整體車市的把情況不太樂觀,然而,新能源卻實現了逆勢增長!根據OFweek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售9.9萬臺,同比增長7成,創歷史新高。且9月的純電和插混表現均強;1-9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60萬臺,同比增長近1倍。在歷經補貼政策調整后,新能源發展呈現穩定較強特征,9月傳統燃油車零售增速-14 %,新能源車批發實現70%高增長,新能源車成為拉動車市增速和增量核心動力。
2018年1-9月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經超越2018年的全年銷量。這首先是2018年國家實施的新能源車的政策針對性強,指標設置相對科學合理,推動產品升級效果突出,而且銷量表現也是好于預期。
據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新能源車與燃油車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效果凸顯,車企為降低傳統車油耗的發展新能源車熱情很高,也推動了新能源車的產品極大豐富,而且長城、長安等主力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加速推進,為新能源車發展貢獻較大力量。
考慮到2018年后期的新能源的合資企業逐步發力的進取態度,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應該從80萬臺的預期提升到超越90萬臺的水平,且產品升級和中高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編輯點評:
在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后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
直至今年九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實際走勢較好。雖然整體車市在新能源汽車這場改革的轉型過程中將在今年迎來寒冬,但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新能源汽車將引領整體車市迎來發展的春天!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