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企業投資力度不減 加速全產業鏈布局
2017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受補貼下降的影響,上市相關企業利潤普遍下降,短周期內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并未達到市場所預期的高景氣度。統計在內的部分動力電池及相關材料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差異較大。但
猛獅科技現在已經形成了以高端電池制造、清潔電力和新能源車輛為主要業務板塊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猛獅科技從電池行業起家,在發展鉛電池業務的基礎上,拓展到鋰離子電芯、PACK和BMS研發制造業務,并積極布局鋰電池回收業務。今年1~9月,猛獅科技營收24.8億元,同比增長170.48%,猛獅科技前期投入的鋰離子電池項目一期1GWh三元18650鋰離子電池投產,一期另外1GWh三元18650鋰離子電池和二期2GWh三元21700鋰離子電池項目正在建設中。
猛獅科技今年以來業務多點開花,1月初獲得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51.01%股權;3月又增資9億元開展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子公司臺州臺鷹聯手東風裕隆生產的“裕路”已入選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預計近期上市,猛獅科技在整車市場也再下一城;9月低,猛獅科技在上海設立上海猛獅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技術開發及試制等業務。
猛獅科技已經實現了新能源汽車電池到下游應用的全部局,同時為繼續提高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競爭力,猛獅科技又于本月3日發布公告,計劃出資12.46億元購買合普上海95.85%股權。合普上海為PACK、電池管理系統(BMS)的供應商,主要客戶是國內新能源整車廠。猛獅科技通過收購合普上海將進一步加強定制化生產特性,加強對下游整車廠客戶的開發及培育,擴展原有的新能源行業產業鏈。
億緯鋰能:加強客車市場合作力度
億緯鋰能鋰離子電池業務多樣化發展,布局了磷酸鐵鋰材料系列產品、三元材料系列產品和鈷酸鋰材料系列產品,市場應用也不局限于新能源汽車、低速電動車,其在電動工具、電子霧化器、可穿戴產品、高端數碼、電力儲能等領域也有涉及。1~9月,億緯鋰能營收大漲37.21%,達到了19.87億元,增長主要來源新能源汽車產業。
億緯鋰能布局了方形磷酸鐵鋰、圓柱三元、方形鋁殼三元和軟包三元等產品為商務車、專用車和乘用車提供動力電源。今年6月,億緯鋰能“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產業化及系統集成項目”獲得財政專項資金1.75億元。
今年以來,億緯鋰能積極推進動力電池產品認證工作,多款產品通過強檢并獲得強檢報告,已有100多款裝配有億緯鋰能動力電池及電源系統的新能源汽車入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值得注意的是,億緯鋰能在年初獲得了南京金龍2017年全年10億元的電池采購業務,并已順利進入了國內客車龍頭企業鄭州宇通的供應鏈體系。
科達利:就近為電池巨頭配套
科達利的業務不同于其他動力電池及相關材料企業,科達利業務為鋰電池精密結構件和汽車結構件研發及制造商,產品主要分為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精密結構件、便攜式鋰電池精密結構件、汽車結構件三大類。科達利已與松下、LG、三星、德國大眾微電池等國外知名客戶,以及CATL、比亞迪、力神、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力信等國內領先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1~9月,科達利營收11.95億元,同比增長13.24%;凈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2.47%。
今年以來,科達利堅持定位于高端市場、采取重點領域的大客戶戰略,持續發展下游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的領先高端客戶及知名客戶,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積極進行產能布局。為滿足客戶就近配套需求,科達利在寧德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福建科達利,旨在配套國內領先動力電池制造廠商CATL,在其周邊設立生產基地,以提高服務質量和響應速度,深化客戶合作,增強長期穩定的供應鏈合作關系。
成飛集成:中航鋰電成核心業務業績有待提升
成飛集成及旗下子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汽車模具、汽車車身零部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成飛集成鋰電池業務主要由子公司中航鋰電研發及生產。目前,鋰電池業務僅占成飛集成營收總額的約四分之一,但增長空間非常可觀。鋰電池業務收入已成為成飛集成核心主業。
中航鋰電為國內較早成立且一直從事動力電池研發、生產的高科技企業,鋰離子電池產品以安全可靠、高能量密度、大功率、長壽命的優勢贏得客戶認可,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電力儲能、通訊工程、軍工等領域。中航鋰電依托航空工業集團的優厚資源和品牌影響力,在軍民品市場形成了綜合競爭優勢。今年以來,中航鋰電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能擴建,在基本完成中航鋰電洛陽三期項目及中航鋰電江蘇公司一期項目建設基礎上,啟動實施中航鋰電江蘇公司二期項目建設。受制于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車型目錄重申等行業政策影響,中航鋰電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而新產能仍處于爬坡階段。
星源材質:全球布局開展隔膜關鍵技術研究
星源材質是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隔膜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于鋰離子電池隔膜種類豐富、規格眾多,產品需求差異較大,因此星源材質基本實行“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在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方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流程體系。星源材質1~9月營收3.87億元,同比增長1.15%;凈利潤9176萬元,同比減少25.73%。業績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退坡和補貼標準從嚴,以及各地方補貼政策未及時落地等政策性因素的影響。
今年以來,星源材質積極布局新產能建設“第三代高性能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擴建項目,干法隔膜產能得到極大提升。同時,星源材質計劃總投資16億元,在江蘇常州設立全資子公司常州星源,實施“年產360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濕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項目”,該項目擬建設濕法隔膜制膜主線8套,多功能涂覆隔膜生產線24條。為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產品技術水平及市場競爭能力,星源材質在今年初決定成立美國硅谷材料研究院、日本大阪材料研究院,從功能膜新技術研究、新材料技術信息跟蹤、人才隊伍培養、優勢項目引進國內產業化落地等方面為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帶來強勁動力,同時也將為公司利用美國、日本在功能膜產業界的高端人才加盟,在新型功能膜產業化方面構建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