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發布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方案:力爭2020年新能源車20萬輛、 充電樁10萬個
十三五期間,廣州將建成國際級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集聚區。3日,廣州市政府官網發布《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廣州將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年生產能力達到30萬輛
二、重點任務
(一)大力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產業規模。
1.進一步增強整車競爭能力。依托有實力的科研院所與高校,加大科技研發攻關力度,按照安全、節能、環保的要求,支持企業突破整車設計、新能源動力總成、整車匹配等關鍵技術,建立和優化新能源汽車整車開發流程,加快研究和提升整車檢測、診斷、試驗技術、整車生產工藝技術和產業化水平。(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創新委負責)
2.支持重點整車產品發展。支持企業重點發展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商用車、新能源專用車三大類產品。乘用車領域,重點發展可應用于城市家庭用車、出租車和公務車領域的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商用車領域,重點發展新一代高性能、大運量純電動客車。專用車領域,重點發展純電動物流車、機場擺渡車、警務用車、環衛車等產品,盡快把新能源專用車發展成為優勢產品。支持企業加快布局、投產新能源汽車產品,重點推進本地企業新產品盡快開拓市場。(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
3.加快整車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園、廣汽乘用車系列新能源汽車車型等產業化項目建設,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產能。支持廣汽比亞迪、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一批純電動汽車產業化項目投達產,鼓勵東風日產、北汽廣州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導入純電動車項目。加快番禺、增城、花都、南沙和從化五大汽車產業園區建設,為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提供載體。推動整車企業對外實現強強合作;大力引進國際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落戶我市,加快推進新建純電動車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
4.實施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工程。集中力量突破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加快開發核心系統,盡快實現智能網聯技術優先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鼓勵車網融合發展模式創新。積極支持整車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構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支持番禺、花都、南沙、增城、黃埔等條件較好的區域率先開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爭取納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工程。(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創新委負責)
(二)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
5.繼續加強零部件重點產品技術創新。重點發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單體電池及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等電池關鍵材料,不斷提升動力電池系統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強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電控及核心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推動產品向系統集成化、電機永磁化、結構輕量化、控制智能化方向發展。推動整車控制、電機控制和電池管理等系統的集成化發展,加強生產和試驗檢測能力建設。(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創新委負責)
6.推動零部件產業鏈項目建設。支持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動空調、充電設施等一批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項目加快建設。發揮新能源汽車研發機構優勢,助推關鍵零部件項目加快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完善以整車企業為龍頭帶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創新鏈。依托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實施靶向招商,大力吸引一批高端零部件企業落戶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各區政府負責)
7.提高零部件企業本地化配套水平。發揮我市整車企業集中的優勢,支持整車企業優先與本地零部件企業開展新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動整車企業實施零部件新產品的規范認證,支持批量采購本地關鍵零部件企業產品。鼓勵和引導零部件企業進一步主動對接整車企業,參與新車型的目錄申報,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創新委負責)
8.協同發展充電技術和裝備。加快整車高壓觸電防護技術、高壓配電裝置小型化、超快速充電、無線充電等技術研發,大力發展車載充電設備、大功率快速充電設備及電池快換技術及設備。鼓勵研發充電設施接網、計量計費、監控等技術,推進與智能電網相融合的能量轉換、充電、電池組檢測維護技術與設備的研發產業化。(市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創新委、質監局負責)
(三)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9.統籌推進推廣應用工作。貫徹國家和省新能源汽車全面推廣應用工作部署,明確我市目標任務。研究出臺有利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上牌、停車和市域內高速通行減免費等政策措施,實行新能源汽車安全質量及申領補貼“雙確認”,加強車輛主要參數的核實比對,建立專項試驗及售后評審工作機制,繼續支持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管理規范、市場反饋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參與我市推廣使用。重點加大公交、出租、黨政機關、物流、環衛等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鼓勵、引導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強制度創新,積極參與國家新能源汽車碳配額及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負責)
10.全面推進公交電動化。全面推進公交電動化,出臺實施《廣州市公交電動化推廣工作方案》。從2017年起,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車100%使用純電動汽車,并按計劃、分步驟逐年加大純電動公交車推廣數量和配套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建立全市公交電動化持續、健康、安全運營的軟、硬件配套體系,力爭到2018年底全面實現公交電動化。(市交委負責,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從化區政府和有關單位配合)
11.加強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應用。鼓勵出租、環衛、物流領域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每年全市更新或新增的出租車中,純電動出租車比例不低于70%,且逐年提高5個百分點,其余3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市交委、各區政府負責)。環衛、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每年新增或更新的車輛,選用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不低于50%且逐年提高5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30%且逐年提高5個百分點(市城管委、交委,各區政府負責)。2017—2018年全市公共服務領域約新增新能源汽車5000輛。到2020年,全市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萬輛。
12.大力推進黨政機關、公共機構使用新能源汽車。結合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加強公車采購前置審核管理,每年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新增及更新的車輛,在滿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原則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鼓勵黨政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優先選擇租賃新能源汽車出行。(市府辦公廳、市財政局、各區政府負責)
13.積極鼓勵個人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引導消費者樹立綠色低碳的出行理念,通過降低產品價格、提升續航里程、降低運維費用、完善充電網絡,鼓勵私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指標化管理,推動私人領域應用新能源汽車有序發展。2017—2018年全市約新增新能源私人用車(乘用車)5萬輛。到2020年全市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2萬輛。(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市交委、公安局配合)
14.有序推進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發展。進一步完善、規范汽車租賃行業管理,鼓勵發展共享汽車服務,鼓勵租賃領域優先采用新能源汽車。支持黃埔、番禺、南沙等有條件的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共享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公眾出行體系。(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政府負責,市交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配合)
(四)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15.強化規劃引領。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出臺實施全市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規劃,并根據實際需要,逐步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整體規劃。按照“統籌規劃、適度超前,自(專)用為主、公用為輔,合建為主、單建為輔,因地制宜、區域差別”的原則,加快構建“一主、四副、網絡化”的充電基礎設施服務網絡。(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規劃委負責)
16.完善政策管理。制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辦法,放寬準入條件,鼓勵社會資本以獨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參與建設(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用地政策,優先保障確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市國土規劃委負責)。落實企業用電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和執行大工業用電政策,免收基本電費;實施全市充電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出臺既有住宅小區業主在固定車位自建充電樁申報流程,支持私人消費者建設自用充電樁(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建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單位遴選和退出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加強充電基礎設施標識設置指引,鼓勵通過社會化、市場化手段對充電車輛適當減免停車費(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完善物業管理政策措施,鼓勵、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對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提供便利(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負責)。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