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與電動汽車:“協同”才能共贏
電動汽車真的環保嗎?從進入大眾視野的那一刻起,電動汽車一直在飽受此類爭議。如何才能讓電動汽車用上清潔電?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7月12日召開的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協同發展圓桌會議上指出,新能源發電
價格政策是關鍵
“充放電價格決定了新能源發電與電動汽車協同過程中各利益相關方的成本效益,所以電價機制的設計十分關鍵。”劉堅在會上指出,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動汽車的充電價格仍采用固定電價,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在進一步推廣現行峰谷電價政策的同時,實施電動汽車分時電價政策,特別是在新能源消納壓力較大的地區,增設日間低谷電價時段。
劉堅表示,分時電價政策一方面可以加強電動汽車充電與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協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電動汽車及儲能用戶分時電價充放電套利頻次,提升協同經濟性。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提到要“支持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鼓勵電動汽車在電力系統用電低谷時段充電,提高電力系統利用效率,降低充電成本。” 但《報告》認為,由于絕大多數居民用電采用固定電價,電動汽車在居住地充電往往無法享受峰谷電價。
《報告》對此建議,對居住地充電設施采取峰谷電價機制,其峰谷電價差水平可參考同地區工業電價;公共充電站充電價格可參考當地工業電價,具體價格應基于當地可再生能源發電滲透率水平,并充分考慮峰谷差調節需求而制定。
據悉,歐美國家早已在分時電價政策上有所嘗試。如美國圣地亞哥燃氣與電力公司對居民電動汽車就采取了“峰谷平”三級電價方式,其中高峰電價為0.49美元/kWh,低谷電價為0.16美元/kWh,其峰谷電價差遠高于該地區居民峰谷電價差(0.1美元/kWh)。
“我們發現,專門的分時電價政策對圣地亞哥地區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負荷引導效果顯著,當地80%以上充電電量需求轉移至電價低谷時段(凌晨零點以后),起到了明顯的電力削峰填谷效果。”劉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發布了新能源發電與電動汽車協同發展路線圖(如圖2)。“如圖所示,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將從目前25%提升至50%以上,電動汽車儲能理論潛力也將從目前的30GW-100GWh提升至700GW-3800GWh。”劉堅強調,在不同時段引入合理的價格機制和并網模式是發掘電動汽車儲能潛力的關鍵。
除了電價政策,V2G及退役電池儲能等具有放電能力的并網方式也是與會嘉賓討論的焦點。“業內都在提通過V2G技術讓電動汽車向電網充放電來賺錢。”梁志鵬認為,“若電池可靠性都沒有解決,充放電掙那點錢也沒太大意義。”
發展電動汽車是“雙刃劍”?
“我們預計,2030年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0億kWh和11億kWh,風電和光伏日均發電量將達到99.5億kWh。同時,按照2030年全國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8000萬輛的預測,電動汽車每年充電需求將達到4100億kWh,理論儲能容量達到7億kWh/55億kWh,其功率儲能容量約為目前全國抽水蓄裝機總量的27倍。”《報告》課題組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王仲穎在現場表示,僅電動乘用車的有效儲能容量就可滿足49%波動性可再生能源日發電量的存儲。
“電動汽車發展對于電力系統可謂‘雙刃劍’,有效引導其與新能源發電之間的協同,對兩者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王仲穎強調,若不對電動汽車充放電模式進行管理或引導,電動汽車充電負荷非但無法幫助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消納,反而會導致電力系統調峰壓力增加,進而加劇可再生能源棄電問題。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