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并非動力電池性能唯一制高點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副總經理吳志新在近日舉行的《動力電池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18)》發布會上表示,動力電池性能涵蓋了安全性、循環壽命與日歷壽命、能量密度、倍率充放電能力、耐受振動與高低溫環境的適應性、產品批量生產一致性以及成本等多方面,真正的制高點不僅僅是能量密度,而是多項指標綜合優化組合所構成的。
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帶動下,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持續保持快速穩定增長,產業協同創新進步顯著,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市場整體競爭力逐漸增強,龍頭企業培育取得有效進展,中國動力電池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和擴大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看到優勢的同時,還應該認清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看到市場競爭的激烈與殘酷。
對于我國動力電池未來的發展,吳志新提出3點建議:
加大研發投入,搶占科技制高點。近年來,隨著國家宏觀政策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發展的導向,行業上出現了過于強調單一能量密度指標的不正確傾向,有些企業甚至以此為噱頭進行融資宣傳。吳志新希望科技人員少一些浮夸,多一些務實,耐得住寂寞,從基礎做起,不放過任何細節,埋頭苦干,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殘酷競爭中立于不敗。企業應該勇于舍棄短期效益,少一些惡性價格戰。登高望遠投資未來,研發新產品,俯下身去關注細節,完善每一個成熟產品。
優化頂層設計,實現產業鏈縱橫整合。市場開放是大勢所趨,動力電池產業的市場競爭必然是國際化的。吳志新認為,面對具有領先技術實力和產業實力的跨國集團,與強者狹路相逢,應該盡快開展并完成3件工作:第一,領跑企業應該盡快完成產業鏈的縱向整合,掌控上游稀缺資源,與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建立戰略聯盟,掌控優勢資源,與下游PACK企業、新能源整車企業建立同舟共濟的牢固合作關系,率領上游企業主動與下游一個或多個整車企業,建成龐大的產業集群,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第二,領跑企業應加快完成強強聯合、強弱聯合的橫向整合。目前為止,我國為新能源汽車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有近100家,領跑企業各有所長,規模較大,而眾多小企業也有自己的用戶,數量之多,分布之廣,世所罕見。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存活的企業(或企業集團)數量必然有限,優勢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可實現優勢互補,再與占據地利優勢的具有特色的小企業進行整合,可迅速實現全國布局,同時會避免在產業殘酷競爭中,大批小企業破產、轉產,造成行業的產能浪費和投資浪費。第三,要盡快實現整車與動力電池縱向技術鏈融合。新能源汽車的整車構型、使用環境與傳統汽車有很大差別,整車的設計必須以動力電池系統為核心展開。因此,貫通、融合動力電池與整車的技術鏈尤為重要。只有將驅動系統、動力電池系統與整車設計布局綜合進行安全、性能、壽命、環境適應性等整體優化設計,才能夠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整車產品。
要統一標準規范,盡快建立梯次利用和報廢回收產業體系。他說,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報廢回收,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盡快完成新能源汽車與各類梯次利用儲能裝備電池模塊標準規格的統一,是實現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關鍵所在。在產業形成之初,相關行業之間若能夠明確定位,少一些爭搶,多一些協作,這對新能源汽車、車用動力電池、下游梯次利用行業等,是多贏的利好,也是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有效保護脆弱的自然環境,也極為重要。這需要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法規的引導,更需要企業擔負社會責任,主動協作,共同努力,盡快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
《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