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52億的新能源專用車電池王者緣何倒下?
新能源專用車躲過了2016年那一輪“騙補”清查風暴,卻躲不開市場競爭帶來的新一輪洗牌。即使如沃特瑪這樣滾雪球般滾出市場第一的規模,亦不能獲得免死金牌。
深圳沃特瑪總部。(南方周末記者 黃金萍/圖)
“他們這是把祖宗八代的錢都花光了!”2018年7月6日上午,深圳坪山新區蘭景北路68號,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特瑪”)總部北門,一位來自江蘇的沃特瑪供應商回應湊上來詢問催債結果的同行。
沃特瑪異軍突起,是靠抓住了中國新能源專用車市場的爆發機會。在城市公交車、出租車之后,包括物流車、環衛車、特種作業車在內的專用車,正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下一個增長點。
沃特瑪連續幾年在中國專用車裝機量排名第一,并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排名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第三,2016、2017年全球排名第四。
但浪潮之巔的沃特瑪卻很快走到了破產邊緣。截至2018年3月,以沃特瑪為主要資產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堅瑞沃能(300116.SZ),總資產為293.83億元,總負債達256.18億元,并有近20億元的債務逾期。
動力電池行業研究人士李平對此并不同情,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2018年以前,專用車、特別是物流車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沃特瑪模式玩不下去了,才會出來真正的市場”。
估值52億
門口的春聯遮住了門牌號“竹坑第一工業區21號”,這里是員工們所說的沃特瑪“老廠”。大門另一側墻上還掛著一張褪色的招募大巴司機的海報,有人在貼海報的不干膠上寫了幾個小字,“沃特瑪要倒閉”。
一位附近的居民還記得過去三年來的熱鬧景象:一到中午,工廠外面的路上全都是站著吃飯的沃特瑪員工。公司派車送飯過來,大家在外面吃完飯趕緊回去上班。訂單太多忙不過來,普工一個月可以拿七八千元的工資,人人都想進沃特瑪。
2017年下半年開始冷清,而今人去樓空。除了門口唯一一名保安和躺在一樓一堆材料旁的那條狗,再沒有其他活物。正對大門的二樓樓道外墻上有一個長、寬超過一米的破洞,仿佛一張來不及合攏的大嘴,從外面看去又像是一個無底的黑洞。
廠房外墻上貼著一張沃特瑪電芯精益生產Q2期總結宣傳看板、沃特瑪電芯生產工藝流程圖,是它在這棟建筑留下的最醒目的痕跡。
1996年,大專畢業后的李瑤南下深圳,在他的安徽籍同鄉王傳福所創辦的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工作了三年,以品質部高級主管的身份跳槽到廣州一家電池企業出任副總裁。又三年后,29歲的李瑤回到距離比亞迪電池公司不遠處,作為大股東和其他4人一道創辦了深圳市樂凱電池有限公司,后改名沃特瑪。
沃特瑪對外自稱是中國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并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應用的企業之一,主要產品是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其實它創立之初的主要產品是鎳鎘、鎳氫充電電池,主要應用于通訊電子產品、電動玩具、電動工具等,2006年才開始涉獵動力電池,2011年開始啟動動力電池組生產基地。
即使有前面消費電池的資本積累,進軍動力電池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為此沃特瑪曾在2011-2015年間四次引入機構投資者,籌到總計約5.1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沃特瑪最大的一次資本動作發生在2016年。營收規模僅有沃特瑪1/4的消防器材上市企業堅瑞沃能,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總對價52億元收購沃特瑪100%股權,沃特瑪投入了堅瑞沃能的懷抱。
堅瑞沃能為這一筆收購募集了配套資金25億元,其中約一半用來支付此次交易現金及交易費用,另一半用來建設一條圓柱形鋰電池生產線項目以及償還沃特瑪銀行貸款并補充其流動資金。這一收購發生前,沃特瑪主要股東的全部股份都質押在銀行。
沃特瑪高達52億元的估值,前提是李瑤對堅瑞沃能的業績承諾:自2016年1月1日起,沃特瑪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12月31日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035億元、9.09億元、15.18億元。
2016年堅瑞沃能4.25億元的凈利潤,達成了業績承諾;2017年前5個月,沃特瑪的電池合同訂單額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并且接近2016年全年的營業收入38.2億元。財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沃特瑪業績一片向好,頻頻傳出與各車企簽約銷售合同的消息,營業收入約84.23億元,凈利潤約7.52億元。
遺憾的是,沃特瑪在2017年第四季度出現了虧損,2017年的凈利潤僅為5.22億元,低于預期承諾。隨即,堅瑞沃能決定對收購沃特瑪時形成的商譽進行全額計提,總額高達51.91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使得堅瑞沃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為-36.89億元,驚動四方。
這一個看似只是因為“對賭”而導致的賬面虧損,其實是沃特瑪潛伏已久的危機爆發。2018年第一季度,沃特瑪業績繼續直線下墜,營收11.17億同比減少近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9億元,同比減少了225.86%。
“你看看現在幾點了,你在這里看到有幾個人來打卡上班?”2018年7月6日早上8點10分,沃特瑪員工老易笑著問南方周末記者。
因為是流水線作業,一線生產員工們按照工序不同分成7點30、8點30和9點30三個不同的鐘點上班,他們都穿著天藍色的POLO衫工服,后背印著“沃特瑪動力電池”字樣。最多的時候,沃特瑪位于竹坑第一工業區的工廠里約有2000名員工,現在已經不到100人。
按照堅瑞沃能此前的公告,目前沃特瑪電芯生產線僅深圳一處開工率為4%,其它地區均已停工;PACK生產線深圳的開工率為24%,舒城PACK生產線的開工率為9%,其它地區均已停工。
2018年6月底,沃特瑪內部通知,因公司訂單不足、資金困難,決定自2018年7月1日起放假6個月,放假期間工資、五險一金按規定支付。“放假一個月就拿1600元底薪,有什么意思呢?”老易稱,一線員工工資目前還是正常發放,不過公司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都被拖欠工資好幾個月。
老易估計,把分廠拉回來的原材料加工完,到7月底工廠就沒事可做,大部分同事都已經離職。自己之所以還留在這里,是想等等看能不能拿到公司的賠償。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到堅瑞沃能的董秘,對方表示,非常時期,不便回應。一切以公告為準。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