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為海上風電場配套設置的電池儲能系統
近日,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漂浮式海上風場----Hywind,安裝了一套1MW容量的電池系統,這也是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為海上風電場配套設置的電池儲能系統。
英國Hywind漂浮式海上風場總裝機30MW,安裝了5臺6MW風機,風場通過33kV電纜連接到蘇格蘭Peterhead陸上變電站,這套電池儲能系統正是安裝于此。
通過測試這套名為Batwind的電池系統,可以掌握何時儲存電力以及何時向電網供電,從而減少棄風限電的可能性并協助電網調度。
該風場運營商Equinor(原Statoil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表示,這套電池的算法基于了多種數據源,包括:天氣預報,市場價格,維護計劃,消費模式和電網服務等。
根據Hywind和Batwind的開發經理Sebastian Bringsvaerd的說法,該儲能項目的意義并不在于存儲容量的大小,而是可以進一步研究如何優化、控制和提供更智能的能源解決方案。
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電網來管理,但為了使可再生能源更具競爭力,并在將來使電網能夠接納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就需要找到新的智能儲能解決方案,以提供穩定的電力。而通過Batwind項目,可以知道如何以智能和創造價值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Equinor說,儲能系統有點像能源倉庫,需要選擇倉庫的建設地點(儲能系統的位置)、倉庫的規模(儲能的容量)以及如何管理和調度倉庫內的部件(電力)。
據項目方介紹,數字化是這套儲能系統的關鍵驅動力,如果給Batwind電力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越多,它就越智能。此外,Batwind還可用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和陸上風能,他們相信這套系統解決方案會應用到所有可再生能源市場。
挪威Equinor公司擁有Hywind 項目 75%股權,Masdar持有其余25%股權。今年年初,兩家公司簽署協議,將合作分析Batwind電池系統的運行數據。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