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家領先儲能企業你一定要知道?。ǜ絽⑴c項目匯總)
在光伏新政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轉向儲能,無論是改善電能質量,還是提高自發自用率上,儲能都可以發揮很大的價值,要研究一個行業,不可避免的都要了解相關企業,所以,小編特意整理了十家領先企業,介紹了每家企業的基本情況、儲能領域的產品及業務,參與的儲能項目等信息,其中包括中天科技、科陸電子、睿能世紀、南都電源、雙登集團、陽光電源、比亞迪、索英電氣、力信能源、猛獅科技。
(注:文中所附項目是通過媒體報道或企業公開信息獲得,如有錯誤,歡迎留言指正!)
科陸電子
科陸電子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43.76億元,比去年增加38.40%,凈利潤4.59億元,照去年增加68.75%,公司的儲能業務營業收入共4.73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10.81%;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8.02億元,同期增長12.95%,凈利潤0.31億元,同期減少35.23%。
科陸電子是一家綜合能源服務商,產品涉及智慧能源的發、輸、配、用、儲到能效管理云平臺、新能源汽車及充電站運營管理云平臺等,在儲能領域,公司整合了儲能電池、PCS(雙向變流器)、BMS(電池管理系統)、EMS(能量調度系統)等核心技術的產業鏈。其中,電網級儲能系統、商用儲能系統、戶用儲能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電網發電側、電網用電側和無電地區。公司利用能量實時調控與優化運行的核心技術為獨立電網和微電網解決了穩定運行的難題;利用儲能設備的快速響應和精確控制能力為大型火電機組解決了發電側輔助服務中調頻、 AGC控制等難題。公司在用戶側通過削峰填谷,起到電網側調峰的作用,通過需量調度控制為終端電力用戶大幅降低用電成本,此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工商業領域。
中天科技
中天科技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271.01億元,比去年增加28.39%,凈利潤17.88億元,照去年增加12.61%;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66.21億元,同期增長22.76%,凈利潤4.48億元,同期增加0.53%。
中天科技的主要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光通信、電力傳輸、新能源、海底光電。在儲能領域,中天設有中天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新型鋰電池生產和儲能系統研發。中天昱品科技有限公司系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業從事光伏并網逆變器、智能防雷匯流箱、充電樁、微網等新能源發電領域的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2013年起,中天科技集團開始布局電力儲能領域,中天科技具有從鋰離子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到儲能雙向變流器,到電力儲能系統的全產業鏈優勢,涉及工程總承包、建設移交、建設運營移交、建設運營運維、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租賃等多種模式的解決方案,公司研發的500KW/1MWh集裝箱式儲能系統獲得了TUV南德國際專業檢測機構的全國第一張系統檢測報告及認證。
睿能世紀
北京睿能世紀成立于2011年,主要提供火電儲能聯合調頻解決方案,在2013年成功實施了全球首個火電儲能聯合調頻項目-京能集團北京石景山熱電廠儲能聯合調頻項目,截至2018年4月,睿能世紀已經擁有20MW的火電聯合儲能聯合調頻項目,42MW的項目合同。睿能世紀采用“BOO模式建設-運營-持有”方式合作,無需電廠投資。
睿能世紀的火電儲能聯合調頻解決方案,采用火電機組作為穩定可持續電源,為系統提供基礎能量支撐,而儲能模塊作為快速存儲及釋放的電源,滿足電力調頻快速精確調節要求,通過對儲能模塊充放電狀態的精準控制,使火電儲能聯合調頻系統更加精確響應電力調頻。
南都電源
南都電源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86.37億元,比去年增加20.94%,凈利潤3.81億元,照去年增加15.65%;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8.86億元,同期增長0.40%,凈利潤1.35億元,同期增加104.73%。
南都電源涉及通信信息、新能源動力、新能源儲能及節能環保領域,主營業務包含通信、動力、儲能全系列產品和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服務及環保型資源再生。在儲能領域,公司基于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技術,突破傳統經營模式,以“投資+運營”方式拓展商用儲能業務,截至2017年底,建設及投運規模已超過700MWh,占領全球儲能產業制高點。南都電源還推廣商用儲能電站等新模式,逐步實現從傳統的產品銷售向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再到提供運營服務的經營模式轉型。此外,南都電源還構筑金融平臺,拉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儲能電站投資,使電站投資建設規模迅速擴大,加速公司“投資+運營”儲能商用拓展進程,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推動公司在儲能產業的戰略落地。
陽光電源
陽光電源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88.86億元,比去年增加48.01%,凈利潤10.24億元,照去年增加85.00%,公司的儲能業務營業收入共0.64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0.72%;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7.06億元,同期增長36.76%,凈利潤2.03億元,同期增加57.02%。
陽光電源主要專注于太陽能、風能、儲能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光伏逆變器、風能變流器、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等,在儲能領域,目前可提供單機功率5~1000kW的儲能逆變器、鋰電池、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核心設備,同時推出能量搬移、微電網和電力調頻等一系列先進的系統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海島、高原、港口、住宅、風光電站等項目。
猛獅科技
猛獅科技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39.05億元,比去年增加92.07%;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6.01億元,同期增長34.68%,凈利潤0.21億元,同期增加504.76%。
猛獅科技以鋰電池及上下游為主產業鏈,主要業務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鋰電池業務、清潔電力業務、新能源車輛業務、鉛電池業務,其中鋰電池業務包括鋰離子電池、PACK、BMS研發制造,以及鋰電池材料、鋰電池回收等,在儲能領域,猛獅科技的子公司司江蘇峰谷源、深圳清潔電力、Durion Energy AG在電力儲存、儲能系統、光伏電站、儲能電站建設和運營等業務領域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公司在儲能行業尚處于導入期,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公司積極布局儲能電站業務。
比亞迪
比亞迪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1059.15億元,比去年增加2.36%,凈利潤40.66億元,照去年減少19.51%;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247.38億元,同期增長17.54%,凈利潤1.02億元,同期減少83.09%。
比亞迪涉及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同時涉及新能源產業,在儲能領域,比亞迪可提供發電、儲電導用電的一整套新能源解決方案,,比亞迪主要應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包括家用儲能電源、儲能機柜、功率從50kW到630kW的變流器、發電側輸電側和配電側的儲能系統、微電網系統等,比亞迪在國外的儲能業務開展較多,已獲得多個國外訂單,同時投運的項目也不再少數。
雙登集團
江蘇雙登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公司業務涉及通信保障、電力儲能、交通動力、循環回收等領域,在儲能方面,北京雙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雙登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長期戰略合作。雙登集團包含多種儲能產品,例如鉛碳電池箱、智能家庭儲能系統、鋰電集裝箱儲能解決方案、儲能鐵鋰電池系統、微電網解決方案、便攜式鋰電儲能系統、電力儲能系統就地監控系統、混合儲能解決方案、鋰電池電力儲能系統、移動式儲能解決方案等。
公司的電力儲能系統基于雙登集團的鉛碳電池、鋰電池儲能技術,配置標準化變流和監控管理系統,適用于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配電、用電、調度多個環節,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改善、調峰調頻、需求側響應、交直流微電網等多種應用。
索英電氣
北京索英電氣技術有限公司創立于2002年,公司業務主要涵蓋新能源發電、節能測試兩大領域,并在相關領域提供專業的系統集成服務及相應核心設備。在儲能領域,索英電氣可以為發電企業、工商企業及社區等提供微電網、儲能電站的系統方案設計、實施為一體的“交鑰匙”工程服務,公司產品包括儲能雙向變流器、電網調頻、用戶側儲能、能量管理系統、儲能電站監控平臺等。
索英電氣的城市微電網系統是指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變換裝置、相關負荷、監控、保護裝置匯集而成,以城市或商業區域為單位而建設的小型發配電系統。目前在河南電力公司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運行控制試點工程、常州光伏企業微電網項目、BMW中國技術中心微電網等多個大型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力信能源
力信(江蘇)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產業基金旗下新能源投資領域的控股企業,成立于2016年,主要業務是鋰離子動力電池及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儲能應用已經在中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全球范圍內實現了銷售。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