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資源緊俏 鹽湖提鋰價值凸顯
一、鋰需求分析
近年來鋰資源供應不斷趨緊,工業級碳酸鋰價格從 2014 年之前的 4 萬/噸左右一路飆升至近期的 15 萬/噸,總計漲幅近 300%,鋰資源企業盈利豐厚,擴產意愿強烈。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刺激動力電池“鋰”資源消費量高速增長,3C 電子產品、傳統工業領域對鋰資源的需求相對穩定,預計 2020 年全球需求將突破 40 萬噸碳酸鋰當量。
1.新能源汽車鋰資源需求:保持高速增長
2017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79.4 萬輛和 77.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 53.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66.7 萬輛和 65.2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59.8%和 59.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 12.8 萬輛和 12.4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28.5%和 26.9%。
新能源汽車鋰資源需求保持高速增長,2017 年同比增速約 44%。經過測算,2017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鋰資源消費(折合碳酸鋰 LCE)預計約為 4.5 萬噸,同比增長約 44%,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均呈現高速增長趨勢,國內需求約 2.5 萬噸,同比增長約 46%,海外需求約 2 萬噸,同比增長約 41%。
政策驅動——新能源汽車放量增長。自 2014 年以來國內相關部門持續推出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特別是財政補貼政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外還有相關稅費的優惠,同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二線城市地方政府也配套補貼,在專用牌照、限行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與豁免,大力促進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提升。
此外,今年 5 月 9 日,全國乘聯會發布廠家數據,2018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 7.3 萬輛,環比 3 月增 31%,同比增速 150%;其中 A00 級電動車銷量29579 臺,同比增 87%,占純電動乘用車 52%份額,仍是最大市場,但市場份額明顯減少。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4 月售出 7.3 萬輛是新能源乘用車逐步擺脫政策依賴的較好體現,尤其是插電混動和 A 級電動車的銷量增長很快。
乘聯會數據顯示,A 級純電動 4 月銷售 16046 輛,同比增長 129%;A 級插電式混動 4 月銷售 15040 輛,同比增速 360%,且 A 級在 4 月的插混車型銷量中占比 90%。
2.3C 產品領域鋰資源需求:智能手機為增長點
3C 產品設備單位鋰消費量有所提升。根據 SignumBOX 研究數據,計算得到2011 年-2016 年 3C 產品單位鋰消費量都有不同程度提升,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近 5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17.8%、9.0%、1.7%,智能手機增長率位居首位。預計此后該指標仍將保持穩定緩慢增長。
總體而言,未來 3C 產品領域鋰資源消費穩中有降,2017 年消費約 4.7 萬噸,同比增長 0.8%。在單位產品鋰消費緩慢提升的趨勢和保持其他產品對鋰需求不變的假設下,筆記本、平板電腦、非智能手機鋰資源消費都有所下降,3C 產品中唯有智能手機對鋰資源消費有所增長,達到約 1.4 萬噸,同比增長 4.5%,整體來說,預計 3C 產品未來數年將維持在 4.7 萬噸水平左右。
3.傳統工業領域鋰資源需求:穩中有增
玻璃陶瓷、潤滑脂等其他工業領域的鋰資源掛鉤全球經濟,穩中有增。專家指出,歐美等發達地區基本完成工業化,需求增速趨緩,主要增長或為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參考全球及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增速在 3.5%水平,需求達到 12.7 萬噸。
二、鋰供給分析
全球鋰供給呈現寡頭壟斷格局,產能集中在“四湖三礦”,在豐厚利潤驅動之下,資源廠商積極進行產能擴張。總體來看,預計 2020 年之前,鋰資源供給緊平衡局面仍將持續,2020 年之后鋰資源需求缺口將逐漸得到彌補,供不應求的局面將得到改善。
1.鋰資源供應主要是鹽湖提鋰
全球來看,巨大的成本優勢使得鹽湖提鋰相比于礦石提鋰占據絕對的競爭優勢,未來也將成為鋰資源擴產的主要方式,據 Roskill 估計,全球 76%鋰資源分布于鹽湖,24%為礦石。鹽湖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國、玻利維亞、阿根廷、俄羅斯和中國,已探明重要的含鋰鹽湖有智利的阿塔卡瑪、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阿根廷的霍姆布雷托、中東的死海、中國西藏扎布耶和青海鹽湖等。鋰含量低、高鎂鋰比及氣候環境惡劣是鹽湖提鋰的主要障礙,已實現大規模工業化開采的只有智利阿塔卡瑪鹽湖、阿根廷霍姆布雷托鹽湖和美國銀峰鹽湖。
由于鹽湖提鋰成本優勢明顯,目前全球從鹵水中生產的鋰鹽產品(以碳酸鋰計)已占鋰產品總量的 85%以上。目前除中國外,幾乎僅有澳大利亞依靠本土的鋰礦石資源仍從事礦石提鋰生產。反觀中國,我國鋰礦石開采難度較大,國內礦石提鋰企業多進口澳大利亞鋰精礦原料再進行提鋰;相比于國外鹽湖,國內鹽湖資源鎂鋰比高、鋰濃度低,自然條件惡劣,開采難度大,但隨著我國鹽湖提鋰技術大規模產業化正在快速推進,鹽湖提鋰的成本和產量有望發生大幅改善,行業正在發生明顯邊際變化。
2.國內礦石提鋰產量較少
國內硬巖型鋰礦主要分布在是四川和江西,位于川藏地區的礦山開采多因基礎設施不足、民事糾紛等諸多問題造成礦山開采推進工作比較緩慢,而江西鋰云母精礦含鋰量較鋰輝石低,對技術要求高,成本相對較高(近期云母提鋰技術獲得突破,生產成本具備大幅的下降),副產品銣銫等市場需求量較小,礦渣長石粉下游需求建筑陶瓷需求不旺盛等諸多原因提鋰量較少。
由于礦石鋰存在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等缺陷,預計未來伴隨技術進步和突破,鹽湖提鋰將逐漸成為行業一大趨勢。
三、鋰供需平衡分析:資源緊張,價值凸顯
2017年供應微幅短缺136噸,處于緊平衡狀態,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年初上漲6.5%至14萬,鋰鹽價格中樞維持偏強概率較大。隨著占據大部分推薦車型的第三、四批補貼目錄出臺,政策穩步推進,從目前鋰鹽生產商排產及訂單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在二季度之后銷量增速或逐月抬升,全年來看,或出現前低后高態勢,并且3萬公里非個人用戶的補貼要求,可能會導致物流車、客車等在7-8月份搶裝,鋰鹽價格持續上漲動力較強。
四、國內相關上市公司及評級展望
(一)涉鋰業務上市公司業務梳理
我們對國內 14 家涉及鋰業務的上市公司做了梳理,其中 4 家涉及鋰輝石提鋰,7 家涉及鹽湖提鋰,1 家涉及云母提鋰,2 家涉及鋰電池生產。
(二)涉鋰業務上市公司券商評級梳理
根據最近半年券商研究所報告數據整理,對上述14家上市公司的投資評級如表3:
(三)上市公司對新能源及其上游鋰行業的未來展望
1.天齊鋰業
電動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長將對未來鋰電池及其關鍵材料鋰化合物和鋰資源的需求帶來可持續的積極推動作用。
儲能市場應用的發展有望成為帶動鋰需求增長的新動力,預計未來 2 至 3 年內,儲能使用鋰電池占比必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平均鋰電儲能電池年復合增長將超過 13%。
2.贛鋒鋰業
鋰需求增加主要由電動汽車電池及儲能電池的需求迅速增長所推動,全球鋰化合物的需求預期到 2022 年將達到 526 千噸 LCE,復合年增長率為 18%。
隨著汽車及消費型電子產品的使用而對廢舊電池處理的需求不斷增加,鋰電池回收業務增長潛力巨大,并進一步豐富了鋰原材料來源。
3.融捷股份
新能源汽車是鋰電池需求的主要動力,而動力電池對鋰鹽的需求也會增加。
4.雅化集團
基于一系列政策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政府出臺了補貼政策、限購政策和雙積分政策等新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持續向前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5.鹽湖股份
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全球對于鋰資源的需求將持續上升,碳酸鋰行業將較長一段時間處于景氣狀態。
6.藍曉科技
新興技術進步和產業帶來多個細分領域的新需求,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鋰、鎳、鈷等資源開發新技術需求。
7.藏格控股
吸附法提鋰,該工藝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產品純度高、工藝穩定性強的特點,并且對鹽湖鹵水的鎂/鋰比沒有苛刻的要求,且目前已有企業以較低的成本采用吸附法成功量產,以實踐證明了該工藝先進、技術可靠,成本可控。
8.科達潔能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上游產業,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帶動了鋰離子電池的增長。各主流鋰業公司均制定了明確的擴產計劃,但仍存在擴產計劃不達預期的風險,預計未來幾年,鋰資源的供給和需求仍將處于緊平衡的狀態。
9.賢豐控股
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終端消費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加上傳統鋰電池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極大帶動了對上游鋰電關鍵材料及鋰資源的需求,進而導致存在供給瓶頸的碳酸鋰價格出現暴漲,給碳酸鋰帶來了巨大的需求支撐,也促進了碳酸鋰提取加工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
10.西藏礦業
電池用鋰,尤其是汽車電池用鋰的驅動效應導致市場需求強勁,同時鋰資源開發、鋰鹽生產也將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入,鋰行業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即保持景氣又充滿競爭。
11.億緯鋰能
全球電池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隨著社會智能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電子產品的大量使用和應用領域的拓展,物聯網和能源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對于電池的需求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四)券商對新能源及其上游鋰行業的未來展望
1.國海證券分析師譚倩給予行業推薦評級。
鹽湖提鋰是大勢所趨:1)鹽湖提鋰具備成本優勢,并且這種優勢隨著國外鋰輝石富礦的逐漸減少將愈加明顯;2)儲量豐富,目前鹽湖鋰資源儲量占比達到85%;3)從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來講,國內鹽湖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鼓勵開發鹽湖提鋰將不會受制于國外礦石資源的依賴。由于藍科鋰業和青海鋰業已經量產近萬噸碳酸鋰,因此技術將來不會是大問題,至于產品品質,工業級碳酸鋰與電池級碳酸鋰之間只需進一步深加工即可,技術壁壘并不高。
2.申銀萬國分析師宋濤認為行業即將迎來發展機遇。
過去10年國內鹽湖由于資源屬性較差,鹽湖提鋰一直沒能形成有效供給,17年以來陸續有鹽湖開始有7000噸工業級碳酸鋰產出,并逐漸向電池級發展,預計19年可以看到明顯的增量。
3.光大證券分析師李偉峰維持行業買入評級。
2018年鋰供需結構為緊平衡格局,鋰價有望繼續維持高位,推薦關注自身仍有鋰資源產品增量標的公司;長期來看,鋰供給大幅增長,鋰價上漲動力弱化,“鹽湖提鋰”相關產業公司仍具有成本端優勢。
4.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羅婷給予行業首次買入評級。
根據業務模式,可將涉及鹽湖提鋰業務的公司分為資源端和技術端兩類。技術端企業擁有鹽湖提鋰核心技術,通過出售提鋰工藝裝置或吸附劑等產品獲取利潤,同時未來也存在以技術入股進行資源端布局的可能性,推薦關注藍曉科技、久吾高科、賢豐控股;資源端企業擁有鹽湖資源開采權,依靠鋰鹽的產銷實現盈利,伴隨相關鋰鹽項目投產,業績將出現明顯邊際變化,推薦關注鹽湖股份、藏格控股、科達潔能。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