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租賃與自動駕駛企業盈利難,卻為何備受資本青睞?投資人這么說
當熱,投資人的精明程度一定在我們這些普通人之上。經歷過各種泡沫洗禮的資本市場,又要被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故事忽悠了?
億歐汽車曾經分析,雖然正在不斷有分時租賃企業傳出已在單個甚至部分城市實現盈利的“重大利好消息”,也因此讓不少從業者以及投資人短暫松了一口氣。但實際上,單個地區的發展情況在全國范圍內根本不存在參考價值。
而對于技術創新企業來說,在研發階段是必須要燒錢的。自動駕駛普遍被認為將在2025年商用,從現在來看,7年的投資回報期幾乎觸達到了投資機構的上限。
但這并不影響資本向汽車與科技出行行業蜂擁。靠著“前瞻性”吃飯的投資人,是如何看待科技出行的?
百度資本曹軍波: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能源汽車是被公認的智能駕駛的基礎設施之一。百度資本董事總經理曹軍波在健一會沙龍上的公開分享中表示:在汽車領域,政府正在大力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也于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許多國外汽車廠商都在中國選址落地,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頭羊。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中國面對著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傳統汽車巨頭的緩慢轉型,給新能源汽車創新企業留下了寶貴的發展窗口,我們(百度資本)也在密切觀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內的各種投資機會。
云啟資本陳昱:現在是投資自動駕駛市場的好時候云啟資本執行董事陳昱曾在新智駕的采訪中表示,云啟的投資分成兩條線:商業模式驅動、科技驅動。科技驅動主要有幾大方向: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偏向行業應用)、機器人、智能駕駛、工業4.0。
“我認為現在是投資自動駕駛市場的好時候,原因有二:第一,傳感器價格普遍下降,同時質量提升。激光雷達也是如此。第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算法進展迅速。”
宏觀來看,自動駕駛將成為整個汽車產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陳昱預計,如果說汽車是一個萬億級市場,整個自動駕駛和相關配套產業,至少占整車造價的十分之一,就至少是千億的市場。
目前制約激光雷達在車載普及的因素就是成本,主要在光路調校上,會使產能變低,同時價格升高。據陳昱了解,國內已經有企業在做半自動光路調校的生產線,理論上來說是可以提高量產效率、降低成本的。
君聯資本王晗:分時租賃是出行行業中為數不多的、尚處爆發前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君聯資本投資總監王晗曾在談到對立刻出行的投資時表示,汽車分時租賃是出行行業版圖中為數不多的、尚處爆發前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較高里程段的出行需求中提供更經濟便捷的出行選擇。較高的運營門檻使得這一版塊起步最晚,而多項行業基礎條件愈加成熟使其逼近爆發點,包括中國電動汽車及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移動支付賦能自助共享、宏觀政策鼓勵分時租賃、專快車退補等多因素疊加。
凱輝基金李貿祥:警惕自動駕駛產業中的泡沫在近期億歐汽車對凱輝基金合伙人李貿祥的專訪中,他直言自動駕駛市場中存在泡沫,外界應該對此警惕。但是,市場熱潮過后如果能帶來洗牌,那么最后跑出來的這些公司,才能夠真正獲得長足的發展。
根據李貿祥了解,目前國內外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在系統解決方案和路試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加強模擬測試能力,進而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只有通過虛實結合,企業才能在日常駕駛場景中模擬各種復雜工況,進而最大程度地消除自動駕駛使用過程中的‘corner case’,提升安全性。”李貿祥透露他最為關注的是團隊的產品與技術落地能力,以及創始人是否具有能力聚攏人才。前者很容易理解,因為這一點直接關系到公司實現自我造血的時間遠近。而李貿祥表示,后者對于企業后續發展能力而言同樣重要。
雖然分時租賃看似走進了盈利瓶頸,自動駕駛企業還是進行“燒錢”的常規操作,但是在未來更先進的運營管理方法和技術的加持下,科技出行時代,供需兩端的利益一定會得到權衡。
投資人著眼于未來,相信自動駕駛與分時租賃結合的模式將成為未來科技出行的主流方式。但同時,此領域的創業者和以上投資機構大佬將在6月14日于上海舉辦的智能+新出行峰會上具體分享他們對此領域的最新見解與預測。
隨著汽車產業投資意見稿出臺,資本在新造車領域被迫冷靜下來,那市場上的“熱錢”將有望更多地流向在產業鏈上下游的自動駕駛技術與出行企業,催熟科技出行的商業化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