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LG化學工廠后續:吉利轉化韓系技術支援沃爾沃?
隨著補貼的退坡,外資企業也都做好了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準備,下一階段國內的鋰電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5月17日,有消息稱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透露,沃爾沃汽車將在中國制造的汽車上使用韓國電池技術。
該報道稱,與直接采購不同,這些LG化學的動力電池產自浙江衡遠。據了解,去年4月,吉利全資收購了LG南京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和制造技術知識產權的使用權,雙方還確立了后續合作,LG將幫助吉利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含沃爾沃)繼續升級電池技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沃爾沃方面求證,得到的回復為,“漢肯·塞繆爾森并未說過此番言論。”而關于吉利是否會使用LG電池技術時,吉利方面也未做出回應。
吉利掌握國產電池技術
兩個月前,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采訪時表示:“我們的解決方案是與吉利合作,并根據沃爾沃相關電池的要求,采用中國本土生產的電池產品。”
言下之意,沃爾沃與寶馬、奔馳本土化生產電池一樣,也將采用國產或者是自主動力電池。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17年10月25日,浙江衡遠新能源母公司洪橋集團(08137-HK)宣布,與浙江吉利零部件訂立銷售協議,向浙江吉利零部件提供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包,供浙江吉利旗下包括Lynk&Co等CMA平臺各車款配套使用。
洪橋集團和吉利有直接的股權關系,公開信息顯示,浙江吉利掌門人李書福和其兒子李星星均為洪橋集團的股東。李書福個人持有洪橋1.31%的股權,李星星則透過洪橋資本間接持有洪橋。此外,洪橋集團旗下的山東衡遠新能源和浙江衡遠新能源也與吉利共同參股。
浙江衡遠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吉利集團子公司上海華普和洪橋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浙江衡遠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8000萬美元。該項目公司計劃于浙江金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電源系統的企業,產能為150萬kWh,可裝配8萬臺新能源汽車。與沃爾沃簽訂動力電池銷售協議的就是該公司。
韓國電池等待機會
2016年5月1日起,中國政策要求獲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必須采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的電池企業作為供應商,不然無法獲得財政補貼。該項規范將日韓電池擋在國門之外,此前沃爾沃、上汽、大眾等企業均采用韓系電池,政策變化讓車企切換到國內供應商。
有人認為,沃爾沃并非選擇“LG”,而是將采用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后所生產的電池,同時有消息稱,在衡遠生產的電池還將用于領克。
“現階段,我們使用的電池都是本土國產電池,領克的電池將來自于衡遠工廠。”5月28日,吉利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
“吉利在傳統汽車領域通過收購獲得了成功,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如法炮制,勝算如何不得而知。我認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至少與世界并行甚至領跑,電池也一樣,至少CATL已經得到全球共認,甚至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 5月27日,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合伙人兼總裁方建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幾年來,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集中度空前提升,同時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市場杠桿作用愈發強烈,企業對研發指標、產品質量和成本控制也有了更好的把控,行業正在向著良性發展的方向邁進。” 5月22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行業會議上表示。
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外資企業也都做好了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準備,下一階段國內的鋰電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們不希望看到此時國內再設置一些對行業發展不利的做法。”劉彥龍表示。
有消息稱,目前,我國有些汽車廠商正在與韓國電池廠商洽談,準備采用它們的電池產品。三星SDI在其第一季度財報中表示:“我們將為(中國的)補貼政策在2020年結束做準備。”而LG化學宣布將投資2394億韓元,在中國建立一個電池材料生產合資企業。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