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行業面臨人才缺乏挑戰
在清潔能源領域,人們一直在談論原材料供應短缺問題。首先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的硅片,而在太陽能得以發展的繁榮時期,太陽能光伏組件又面臨短缺。
近年來,由于儲能和電動汽車(EV)市場的顯著增長,人們意識到鋰離子電池的潛在稀缺性,而鋰是鋰離子電池和相關電池的核心成分。那么如果有一天,人們都需要為其電動汽車充電,那么可能就會面臨電力短缺的恐慌。但是人們如何應對能源行業的人才稀缺的情況呢?
顯然,隨著清潔能源轉型的發展,能源行業的技能差距和人才短缺將會越來越突出,這一點很少被人談及。而儲能行業人才則供不應求。
在短期內,對于像行業獵頭公司來說,這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就整個行業而言,這會嚴重阻礙相關企業和能源行業的整體發展。
缺乏才華橫溢、經驗豐富的工程師
在公用事業規模上,人們將面對日趨老化的發電和配電網絡,而這些關鍵基礎設施由許多才華橫溢和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管理,但這些人大多數正在接近退休或已經退休。
在最近的2017年工程報告中,英國的工程學科工程師每年缺口高達兩萬人。不僅缺乏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數十年的豐富經驗的人才正在迅速消失。最重要的是,能源領域的很多部分都是新生技術。
雖然電池技術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正如人們如今所看到和了解的那樣,儲能行業只有幾年的歷史。電動汽車行業也是如此。隨著能源供應的數字化以及能源互聯網的進展和實施,經驗豐富的人才庫并沒有建成。
需求不僅來自能源部門
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嚴重,而對新一代程序人員、軟件架構師,以及具有IT知識的電氣工程師的需求不只是來自能源部門或移動即服務行業。
因此,相關行業必須快速地迎頭趕上以應用人才缺乏的挑戰。能源行業必須關注三個關鍵領域:
首先,需要鼓勵更多的學生學習STEM科目,然后進入高校學習工程和計算科目。
能源行業需要充分融入教育系統,以確保獲得人們所需的原始人才。而如果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此外,需要工業界和教育機構之間的一致性和強有力的參與,而不僅僅是大公司,而且中小企業和創業公司也是能源轉型的中堅力量。
其次,企業需要更充分地考慮可轉讓的技能,并準備投資于培訓。這可能是困難的,特別是對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而言。但目前所需時間和資源非常緊張,儲能行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但是,如果企業都在追求建立人才庫的話,那么正在面臨一個大問題,例如更高的薪酬和勞動力使用時間短暫。
例如,對于具有太陽能行業背景的應聘者來說,適應儲能或電動汽車行業的技術并不是一個很大的飛躍。而那些傳統照明、暖通空調、BMS或UPS行業的技術人員需要具有適應新數字和互聯版本的經驗和能力。
人們總是為文化適應和個人的“健全”以及他們所擁有的技能和經驗進行招聘。企業需要表現出一定的耐心,并長期招聘,而不是潛在的即時解決方案。
第三,作為一個行業,確實需要解決多樣性問題。在十分有限的人才庫中,很多因素限制了人們的選擇,可能因性別、種族和社會階層不會招募一些符合條件的候選人。
缺乏多樣性
多樣性有利于創新、學習和發展。而人們了解到這些新角色缺乏多樣性時,這將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但無論年齡、性別、宗教信仰如何,企業都應該招聘最好的工作人員。
能源行業有很多事情要做,以鼓勵員工隊伍變得多元化。這首先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還要找到與他們職業生涯的社會各階層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否則,不僅限制了人才儲備,而且限制了能源企業和行業的發展潛力。
如今,對于能源行業來說有很多潛力、創新和機會,但不能因為缺乏人才,或者缺乏積極擴大工作人員視野的意愿而被企業或部門扼殺。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