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前鋒重組過會 北汽新能源借殼成新能源整車第一股
北汽新能源借殼重組成功,成為首家新能源整車上市企業。
4月27日,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籌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通過。
此次交易完成后,SST前鋒將摘掉“股改釘子戶”的帽子,蛻變為“新能源整車第一股”,實現“獨角獸”企業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北汽新能源是掌握純電動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和整車集成匹配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從銷量來看,北汽新能源是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10萬輛的純電動車企,2017年全年實現10.32萬輛純電動車銷量,市占率高達23%,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把交椅。
有分析人士指出,北汽新能源在上市前已經確保連續多年盈利。此外,在“雙積分”政策下,北汽新能源擁有大量積分可供交易,促使其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東興證券的研報預計,北汽新能源2017、2018、2019年營收將實現30%、66%、56%的增長,營業收入分別達121億,201億、313億元,通過市銷法對標比亞迪,2017年北汽新能源估值水平逾300億元人民幣。
今年1月,SST前鋒宣布,擬作價288.5億元,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今年2月,該公司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審議通過了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最終方案為上市公司全體非流通股股東向全體流通股股東以每10股流通股獲送5股的方式支付股改對價。待股改完成后,前鋒股份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作價為288.49億元的北汽新能源100%股權,并擬向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0億元的股份籌集配套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在北汽新能源過會前,迎來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入股。戴姆勒以每股3.05元,總交易額約為6.3億元人民幣,將持有北汽新能源2080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3.93%。
稍早前,SST前鋒曾一度陷入退市風險警示。
據SST前鋒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為3822.46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72.2萬元,實現扭虧為盈,這得益于公司先后出售了三套位于北京的公寓,當年獲得合計逾3000萬元的款項。這促使SST前鋒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達到了1501萬元。
今年2月,上證所統一撤銷公司股票的“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S*ST前鋒”變更為“SST前鋒”。
SST前鋒的目前A股市場上僅有的兩家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之一,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股改方案,但11年來一直未能成行。直至2016年,因信披違規收到行政處罰當日才重提股改事宜,停牌至今。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