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盧大學陳忠偉團隊Nature子刊綜述: 各類新型電池和燃料電池在電動汽車市場中的商業化展望
電動汽車市場增長迅猛,然而主流鋰離子動力電池使其很難達到5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本綜述第一次深度解析了電動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需求,并將之與新型二次電池和燃料電池的技術進展相融合。為能量存儲技術在未來可移動電子設備商業化進程提供了發展路線圖。
【成果簡介】
滑鐵盧大學陳忠偉教授團隊聯合巴拉德,戴姆勒奔馳等電動汽車領軍企業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等頂尖科研機構,結合電池研發,市場推廣及產業化前景,對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及商業化進行了深度解讀,共同在《自然》子刊-Nature Energy上發表題為“Batteries and fuel cells for emerging electric vehicle markets”的綜述文章。相比傳統的基于電極材料設計和電池性能比較的綜述類文章,該工作深度融合了學術界和工業界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成本,安全性以及電網兼容性所提出的要求及制定的標準,系統評估了不同種類的動力電池的市場應用前景。從戰略上為先進二次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未來商業化指明了可能的方向。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各國的國家戰略抉擇,但是在減緩氣候變暖的大格局下,電動汽車的發展仍然不盡如人意,如圖1所示。鋰離子電池是當前最具實用價值的電動汽車動力來源,然而它的低能量密度和高成本遠遠不能滿足未來的電動車市場需求。例如在2016年的一項調查中發現,美國消費者中超過一半的人難以接受購買續航里程280公里以下且超過普通燃油車價格5000美元的電動汽車。令人遺憾的是,圖2表明目前市場上仍未出現完全滿足如上需求的電動車。雖然鋰離子電池包預計2030至2040年能降至70美元/千瓦時,但即使是最具性價比的三款電動汽車仍有三成左右的消費者不愿意購買。除了價格因素,鋰離子電池包的安全性和快充能力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以獲得市場更為廣泛的接納。
基于目前存在的問題,使用可替代的能量存儲與轉化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圖3展示了不同可充電電池及燃料電池的重量能量密度,體積能量密度以及能量存儲系統的成本。高能量密度,具有快速填充能力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在重型長距離運輸載具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以及鋅空氣電池在長里程低成本電動汽車上的適用性更勝一籌。雖然鉛酸電池以及鎳氫電池在能量密度上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這些電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更低的制造成本,因此可以在低成本汽車中作為輔助功率型電池使用,或者基于其安全,不易燃的特點作為長距離運輸載具的輔助里程提升電池使用范圍。除了上述的特點以外,其他特點比如循環壽命,使用壽命,能量效率以及電網兼容性都決定了清潔能源技術在下一代電動汽車中的成功應用。
【圖文導讀】
圖1. 國際能源署“高于2攝氏度方案”中提出的電動汽車銷售和電動汽車市場共享演進圖
圖2. 2017年款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與價格補貼匯總
圖3.可充電電池與氫燃料重量能量密度,體積能量密度以及能量存儲系統的成本
圖4. 未來市場的可替代電池和燃料電池潛在適合領域
【小結】
在本篇綜述文章中,我們針對這些替代的電池以及燃料電池做出全面的綜述,并評估了這些電池克服作為動力能量存儲系統所存在障礙的潛力。我們發現雖然沒有一種電池或燃料電池系統可以適用于電動汽車的所有市場,但這些討論的儲能技術可以幫助支持至少一種電動汽車的市場。雖然鋰離子電池還具有很好的與電子設備配套使用的能力,但其他類型的電池以及燃料電池混合驅動的載具會加速汽車向低碳環保運輸模式的轉變。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