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行業洗牌加速 中小企業產能利用率僅15%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漲,目前,正極材料在動力電池成本中的占比已經達到一半。一般情況下,這一占比應該在30%-40%左右。
“鎳、鈷、錳三種元素的成本已經占到正極材料成本的90%以上,這是極不正常的。”正極材料生產商北京當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當升科技)總經理李建忠表示。
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電解鈷價格漲幅超過一倍,碳酸鋰價格漲幅超過30%,部分種類的三元正極材料成本出現了近50%的增長。
有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產值達到725億元,同比增長12%,遠低于2016年超過60%的增速。然而中國動力電池四大關鍵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在去年的產值達到610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正極材料產值占比最大,達71.5%,其產值增幅也最大。
業內認為,電池產值增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補貼下滑導致的動力電池價格下滑。他認為,動力電池價格下降和原材料價格的堅挺,將進一步壓縮電池企業的毛利潤,將由目前的30%左右下降到20%。
行業數據顯示,去年,動力電池的平均價格同比下降24%,截至去年底,已經低至1.4元/wh。
目前,為應對動力電池價格下降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電池企業紛紛選擇通過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拓展產業鏈等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
按照電池“巨頭”們提出的產能擴張計劃,預計到2020年,寧德時代的鋰電池產能將由2017年的17.09Gwh提升至50Gwh。比亞迪也在去年底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其動力電池產能將由2017年的16Gwh提升至2020年的39Gwh。天津力神也計劃到2020年將產能提升至30Gwh。
然而,電池產能的擴張也帶到了產能過剩的危機。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2017年底,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大概為140Gwh,同比增長36.61%,其中有效產能約為115Gwh,但是裝機量僅有37Gwh,產能利用率僅為35%,存在結構性過剩風險。預計2018年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仍將進一步下降,中低端產能將面臨淘汰和整合。
2017年,裝機量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在3月公開的招股說明書(更新版)中提到,2017年公司鋰電池產能為17.08Gwh,產量為12.91Gwh,產能利用率為75.54%。這一數字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近17個百分點。此外,寧德時代三元前驅體的產能利用率為97.12%。
據行業數據,二線電池企業產能利用率為30%,中小電池廠僅為15%左右甚至更少。
劉彥龍表示,行業內的一線企業將通過技術優勢逐漸蠶食市場份額,中低端產能將面臨被淘汰的危機。吳輝認為,到2020年,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將由2017年的90家下降到20家。
國軒高科前總裁方建華也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動力電池企業的淘汰速度將逐漸加快,到2020年,九成以上的動力電池企業或被淘汰出局。
“將電池成本降到1.3元/wh以下的難度很大。”李建忠說,隨著規模化生產,電池工藝成本在不斷下降,但是考慮到原材料成本的高占比,解決原料價格問題是企業必須關注的。“未來,這一成本可能還取決于對資源的占有。”他表示。
4月12日,當升科技在業績說明會上稱,將通過加強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尋求上游資源的拓展、研發新的少鈷或無鈷材料體系等多種形式突破資源瓶頸。同時,考慮到回收電池也是原料資源的重要來源之一,當升科技也通過參股匠芯科技,布局廢舊電池回收。
吳輝表示,到2020年,預計中國國內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量將達到25.7萬噸。對于回收的三元動力電池,通過拆解提取其中的鋰、鈷、鎳、錳、銅、鋁、石墨、隔膜等材料,能實現每噸大約4.29萬元的經濟收益,具備經濟可行性。
業內分析師預計,中國回收金屬鈷金屬約1萬噸金屬量,隨著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的完善建立,預計會對2020年后的供應產生顯著影響。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