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頓新能源:打造鋰電開放式全產業鏈新生態
圖為調研組一行同桑頓新能源負責人合影
日前,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開展的“變-2018探究動力電池未來格局”調研活動調研組一行,來到桑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桑頓新能源”),與桑頓新能源常務副總裁楊曉偉博士,營銷管理部經理楊杰生等相關負責人就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圖為桑頓新能源常務副總裁楊曉偉參與調研座談
桑頓新能源常務副總裁楊曉偉向電池中國網介紹,桑頓新能源是桑德集團旗下的創新型新能源企業。目前桑德集團正在以鋰離子電池制造為軸心,努力重塑適應新能源相關產業共同發展的開放式生態新格局。依托集團產業優勢,桑頓新能源業務已經涵蓋了鋰電池材料前驅體、鋰電正極材料、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電池系統集成(PACK)、電池系統管理(BMS)、電池管理云平臺開發;電池回收、電池梯次利用、廢電池再生技術等領域。未來集團還將在新能源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充電運營、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等終端消費環節加大布局力度,從上游材料制造、中游電芯生產、下游新能源汽車生產和租賃、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電池回收再生,形成完整的開放式全價值的鋰電新生態。
圖為調研座談現場
楊曉偉表示,桑頓新能源作為集團重點布局的鋰離子電芯制造企業,是集團全產業鏈布局的核心環節,目前公司主要生產軟包電池,技術路線以三元材料為主、磷酸鐵鋰為輔。公司的產品研發策略采取平臺化、標準化開發,預計到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產能將達到8GWh。目前公司產品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30Wh/kg,預計2018年年中公司軟包電池產品能量密度將突破260Wh/kg,2019年上半年實現300Wh/kg軟包電芯的批量化生產。未來公司還將布局方形電池產線,用以儲能市場的電芯配套。
同時針對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配套市場需求,楊曉偉向電池中國網表示,桑頓新能源將采取“物流車為主、乘用車為輔,從物流車逐步向乘用車過度”的市場戰略。楊曉偉介紹,公司的PACK集成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公司PACK系統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40-145Wh/kg之間,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今年一季度以來,公司配套的公告車型已經達到13款,全年預計可達30-40款配套車型。在正極材料布局上,公司2018年正極材料產能將達到5.2萬噸,產品涵蓋高鎳三元材料、錳酸鋰和磷酸鐵鋰等多種體系,NCM811材料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預計2019年公司正極材料產能將達到8萬噸。目前公司正極材料已經進入國內主流鋰電企業供應體系之中,市場表現良好。
針對產業發展,楊曉偉認為,隨著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未來動力電池企業的競爭將呈現三個特點:產品必須向著標準化、平臺化方向發展;要重視研發、保持企業自身技術領先;提高企業自身裝備水平、開展規模化競爭。桑頓新能源正是向著這個方向發展,夯實基礎、苦練內功,做好應對未來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的準備。同時楊曉偉也認為,目前國內鋰電制造業,無論是材料還是設備,亦或是電池技術都與日韓企業差別不大,但從整體水平上來看,鋰電產品有著較大的差距。這主要是由于國內鋰電業重復投資過多、優質資源分配不均、產業內耗嚴重、未能形成合力導致的,桑德集團打造的全新產業生態,也正是出于扭轉當前企業被動局面提出的,同時也歡迎鋰電產業各方力量參與進來,共筑行業發展的新生態。
圖為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參與調研座談
圖為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標準化工作部/行業研究部主任周波參與調研座談
此次調研活動負責人、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電池中國網CEO張雨,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標準化工作部/行業研究部主任周波等參與調研討論。
調研活動由廣州東時創展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重點支持。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