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極材料量價齊升 當升科技Q1營收同比翻番
4月25日,當升科技(300073)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71億元,同比增長113.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08萬元,同比增長98.97%。當升科技表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鋰電正極材料銷售持續大幅增長,利潤同比大幅上升。
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增長,補貼政策傾向扶持高能量密度電池,三元材料量價齊升,對當升科技的整體營收和利潤也帶來了持續積極的影響。
財務數據顯示,當升科技連續三年保持40%以上增速快速發展。2017年當升科技實現營入21.6億元,同比增長61.90%;凈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152.07%。其中,鋰電正極材料實現營收19.29億元,同比增長62.85%,占比89.41%。
作為國內鋰電正極材料龍頭,當升科技鋰電材料產品體系涵蓋了多元材料、鈷酸鋰、錳酸鋰等正極材料,多元材料前驅體等前驅體材料,應用市場包括車用動力電池領域、儲能市場領域以及數碼消費類電子領域。其中,車用動力高鎳多元材料在國內率先量產,目前已大批量應用于國內外高端電動汽車。
高工鋰電了解到,目前當升科技擁有正極材料產能1.6萬噸(鈷酸鋰3000噸,多元材料1.3萬噸),有效產能1.1萬噸基本滿產。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新增的4000噸/年的高鎳多元材料產線可生產NCM811和NCA,還可以生產NCM622/523等全型號動力多元材料。
為持續擴張產能,公司江蘇當升三期1.8萬噸/年高鎳多元材料生產線項目正在抓緊推進中,生產線將同時具備生產不同類型的多元材料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受三元材料市場需求拉動,包括鈷、鋰等上游原材料在2017年都出現了價格暴漲,因此保障原料供應穩定且降低采購成本就成了正極材料企業的發展重任。
當升科技總經理李建忠近期也公開表示,目前在正極材料應用成本中,鎳、鈷、錳成本已經占到正極材料成本的90%。正常情況下,正極材料的成本在整個電芯中占比在35%左右,但這一數字現在已經上升到50%。
為了維穩上游原材料(鎳、鈷)價格與供應,2017年8月,當升科技與澳大利亞公司Scandium21簽署協議,獲得鎳鈷礦項目Syerston至少5年的硫酸鎳、硫酸鈷供應。Syerston礦床是非洲以外最大、最高等級且未經開發的鎳鈷資源地。
與此同時,公司一方面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產線自動化水平,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一致性;另一方面不斷提升產品性能,產品從NCM523向NCM622和NCM811及NCA邁進,提高產品鎳的含量,減少鈷的用量,在提升產品性能的同時進一步降低動力電池成本。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三元材料快速放量,高鎳產能持續建設,技術優勢、降本增效成效顯現,當升科技業績高增長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