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動力電池行業進入快速洗牌期
4月21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我國動力電池行業進入了快速洗牌期,2015~2017年,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從150家降至100家左右,未來這一進程將會進一步加快。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作為其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行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預期完成目標,分別完成了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53.3%。據伊維經濟研究院數據顯示,電池成本下降與續航里程要求提升將促使單車電池裝機容量年均增長10%以上。
據相關測算,2017年我國全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約為36吉瓦時,增長超過20%,預計2018年將超過50吉瓦時大關。到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210.3吉瓦時。其中,乘用車將成為動力電池絕對主力應用市場,到2022年,乘用車電池需求量占比將達到68.3%。
劉彥龍介紹,2017年,我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電池應用市場,電池總產量達到了1000億瓦時,其中,動力電池為780億瓦時。就2017年整車電池配套情況來看,乘用車電池配套量約為39.8億瓦時,占比達到33.7%;專用車電池配套量為85.1億瓦時,占比為22.95%;客車電池配套量占比為39%。整個動力電池行業應用仍以鋰電池為主,占比達到99.56%,三元電池應用量為165.6億瓦時,占整個鋰電池配套量的44.87%,磷酸鐵鋰應用量達到180.7%億瓦時,占比為4948.96%。
相關數據稱,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配套量前5名依次是:寧德時代105.68億瓦時,比亞迪56.6億瓦時、沃特瑪24.12億瓦時、國軒高科20.48億瓦時、比克16.55億瓦時。其中,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一躍超過比亞迪,由2016年的20.6%提升到2017年的29.2%。
今年,雙積分管理辦法開始實施,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顯珠認為,這需要業界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激烈促使行業整合持續進行,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劉彥龍認為,我們要以開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實現我國電池產業的自動化、智能化,加快實現我國由電池大國向電池強國轉變。未來,只有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足夠的資金支撐,以及理性的市場定位與快速的市場反映能力的電池企業,才能占得先機,贏得市場。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