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的質疑?
充電時著火、行車中自燃,對于偶有發生的純電動汽車安全事故總能引發人們的熱切關注。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第一季度,純電動汽車共發生13起燃燒事件。每當有此類事故發生時,人們總是將矛頭指向動力蓄電池的安全性問題。不得不說,作為純電動汽車的“芯臟”,動力電池已經成為影響純電動汽車健康發展與成敗的關鍵問題。
為啥電動車出事故總能“上頭條”?
每當發生純電動汽車燃燒事件,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在話題榜首。雖然并非每起事故原因是由“電池”所引起的,但在人們心中仍對純電動汽車存有一絲“恐懼”。畢竟,就連我們經常使用的手機電池都能引起自燃,更何況是搭載大量電池組的純電動汽車呢?
雖然相比于電池,汽油是更易燃易爆的,但由于受眾對動力電池的認識程度較低,伴隨著安全事故的發則進一步增加了人們的恐懼心理。
電池安全保障迫在眉睫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安全性真的靠譜嗎?”在此前,我們常常會對純電動汽車產生各種質疑。6月15日,在“知勢˙DENZA騰勢技術公開課”上,騰勢研發部高壓電子電器部門經理黃偉就對電池安全性問題進行講解。
以騰勢純電動汽車為例,在電池安全設計上,需要遵循三個原則,即電池單體、電池模組、電池系統,分別采取安全措施。
騰勢采用的是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一共有144個單體串聯而成,總共分成8個模組,其中包括4個24節的模組、2個16節和2個8節的模組,整個電池系統重量650公斤。在黃偉看來,這是目前最安全的電池材料。而在電池系統中,并非僅僅放置幾個模組電池包那么簡單,還需要包括電池包的托盤、高壓配電箱等部件以及電池管理系統。其中電池管理系統需要采集每一節電池的單節電池的電壓、溫度等信息,還需實現一些被動均衡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騰勢整個電池包都達到了IP67的標準。(將一個電池零件放在1米的水中深浸泡超過30分鐘,零件不會進水)在密封設計上,除了采用激光焊接的工藝外,“密封閥”是非常關鍵的部件。其作用是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能馬上把電池內部的壓力釋放出去。
關于電池模組的安全設計方面還需涉及單體電池的布置問題。“單體并不能隨隨便便地放置。”黃偉表示,“電池分為正極和負極,如果將負極所有的串聯起來,意味著我們銅牌互相連接起來。這樣放置時間長了電池就會松脫,并且在高電壓的情況下會產生火花。所以說,布置方面非常具有講究。”
關于極片的連接,一旦有短路的情況發生,每一個連接片都將迅速斷開,同時整個的電池高壓全部斷開,進行熔化。從470多伏變成每個單體的3.2伏,起到保險的作用。不過極片的連接并不是硬梆梆的銅牌,而是需要涵蓋住非常小的電池相對位移狀況,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張弛度。
動力電池慘遭蹂躪
僅僅設計安全性能高的動力電池扔無法得以安全保障,以騰勢純電動汽車為例,在研發過程中還需要對電池部分進行大量的安全測試。
電池單體有針刺
將一個鋼針直接穿入電池內部。這主要是模擬電池一旦碰到尖銳的物體刺進了電池會有什么效果,以及電池內部出現短路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
電芯的沖擊實驗
試驗中會有80個G的沖擊實驗。80個G是什么概念?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兩噸電動的車,在64公里速度碰撞的情況下,實際的加速度在40個G左右,實際上在電池單體設計時需要滿足80個G的沖擊實驗要求。
火燒測試
整個測試過程超過了1個小時,試驗中共加入20升汽油。試驗中,需要考察在高溫火燒的情況下電池會發生什么情況。而在實驗結束時,雖然電池包的外表來看已經全部是漆黑一片,但是內部沒有任何影響。
側柱碰實驗
這是騰勢獨有的測試。側柱碰過來以后,可以看到托盤的上側面變形,托盤內部沒有任何變形的發生。
碰撞模擬車
從圖片上可以看出,正面碰撞時車架接凹進去了,而電池包模組部分(綠色部分)沒有任何的變形。
“電池安全對整車安全而言至關重要,眾多廠家為了能將”危險品“變成”安全品“也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的測試和研發。要知道,廠家在電池測試時往往會高于國家標準,并且為了保證行車安全,也不能有半點松懈。所以說,隨著廠家對電池技術以及檢測標準的不斷提升,電池安全已經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