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升科技:劍指鋰電正極材料全球前三
當升科技4月2日晚披露2017年年報,成績亮眼。從數據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58億元,同比增長61.70%;實現凈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151.97%。
電池中國網了解到,2017年以來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不斷提高,多元材料尤其是高鎳三元材料成為現階段最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占比迅速提升。受益于公司鋰電正極材料銷量增長較快,以及產品綜合毛利率持續上升,當升科技已連續三年銷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長,凈利潤成倍增長。除2017年凈利潤增速達到1.5倍之外,當升科技2015年、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5倍和6.4倍。
當升科技2017年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有以下四點:
(1)正極材料量價齊升
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及正極材料需求量大幅增長。報告期內,當升科技正極材料銷量同比持續增長,產能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公司產品毛利率和凈利率同比2016年得到提升。
據了解,當升科技目前正極材料產能為1.6萬噸,其中鈷酸鋰產能3000噸,其余是多元材料產能,目前產能仍比較緊張。江蘇當升三期工程建設工作已經啟動,將為公司新增1.8萬噸高鎳正極材料產能。
(2)搶占高端鋰電材料市場
近年來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得益于當升科技始終把握著技術發展和市場發展兩個節奏,整體的發展步伐比較穩健。在技術發展節奏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新產品開發進度,啟動了十多個新產品開發專項,成功推出NCM811和NCA,其中NCM811已實現量產,二代NCM622高容量、高壓實、高電壓、單晶形貌系列化產品開發進展順利,并實現批量供貨,動力型及儲能型多系列產品實現快速上量。
除此之外,當升科技正持續關注固態鋰電材料、富鋰錳基材料等新一代正極材料的前沿技術信息并開展前瞻性開發,為公司未來持續保持技術和市場競爭優勢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鋰電行業人才流動大潮下,當升科技實現核心技術團隊和關鍵技術人員無變動,這為公司的持續穩健發展帶來了明顯的推動力。從專利數量來看,截止2017年年底,當升科技在正極材料方面已累計申請專利130項,在國內鋰電正極材料行業排名第一;公司參與起草制訂的國家及行業標準已累計達到14項。
(3)智能裝備業務快速發展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深入推進,智能裝備下游領域發展進入快車道,市場需求旺盛。當升科技的智能裝備業務在2017年同樣發展勢頭良好,經營業績實現較快增長。當升科技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鼎高科國際市場開發邁上新臺階。中鼎高科憑借技術及成本優勢,不斷開拓海外市場,實現出口銷量同比增長6倍;其銷售數量與毛利率也同步攀升,業績完成情況超預期。
此外,電池中國網了解到,2018年中鼎高科將加強自動化技術和鋰電行業的市場與技術融合,進入鋰電模切新領域。
(4)轉讓星城石墨股權增厚凈利潤
2016 年8月,中科電氣公告收購星城石墨公司97.6547%的股權,該事項于2017年3月完成股份交割。當升科技持有星城石墨32.8125%股份交易對價為16406.25萬元,其中包括現金支付和發行股票兩種對價方式。報告期內當升科技實現稅后投資收益為9095.37萬元。
而此舉也將實現當升科技在A股市場上持股中科電氣,當升科技未來將會取得較大的股票溢價收益,有利于公司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的改善和提高。
事實上,當升科技在2017年也面臨著鈷、鋰等原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壓力上升的風險。另外,國家產業政策的變化以及應收賬款不斷增加等因素也考驗著公司的經營智慧。
對此,當升科技曾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公司一直注重拓展上游資源。鈷方面,公司將借助大股東北京礦冶科技集團的平臺和技術優勢,積極尋求合適的上游資源;鋰方面,公司一方面保持與美國雅寶公司合作,同時積極開發中國青海鹽湖鹵水提鋰;而且公司還參股匠芯電池,與北汽加強合作,已開始布局廢舊電池回收。
此外,當升科技于2017年年初啟動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項目,用于建設江蘇當升三期工程。目前,15億元資金全部募足到位。本次再融資的成功實施,對于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解決擴建高端產能急需的資金,做優做強主營業務具有重大意義。
報告期內,當升科技與摩根士丹利、瑞銀證券等一批世界知名投資銀行建立了良好的投資者關系,吸引了大批國際資本投資當升科技。目前,公司已成為香港中央結算、國泰人壽等QFII的重要投資標的,進一步擴大了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綜合來看,電池中國網認為,憑借已取得的多方面優勢,未來當升科技業績持續高增長值得期待。日前,當升科技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公司實現凈利潤3500-4000萬元,同比上升78.21%-103.67%,延續了去年的高速增長態勢。
隨著我國鋰電業的蓬勃發展,鋰電正極材料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向未來,當升科技制定了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在未來三年里,公司將立足于鋰離子電池行業,深入推進產業鏈整合,持續做強做大鋰電材料業務,躋身行業全球前三名;拓展自動模切設備業務,加快核心技術開發,進入智能裝備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實現公司兩大業務領域的同步發展。
作者:曹武佳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