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電氣化推進我國能源革命發展
中國儲能網訊: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為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猛進,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截至2017年底,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4億、1.6億和1.3億千瓦,均位居世界首位。
能源清潔轉型進程中,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一般轉化為電能。業界認為,電力將在新一輪能源轉型中發揮核心作用,電能的清潔生產與廣泛利用是關乎能源轉型成敗的關鍵。
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 《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提出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電力消費比重、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等目標,昭示著國家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的力度和決心。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過程,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再電氣化的過程。
從能源生產環節看,再電氣化是指大規模開發利用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新能源通過轉化為電能加以利用;從能源消費環節看,再電氣化是指電能對煤炭、石油等終端化石能源的廣泛替代,從而顯著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通過再電氣化滿足各種用能需求,將成為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的常態。隨著再電氣化的深入推進,以電為中心、電網為基礎平臺的能源發展格局將日益凸顯。
再電氣化的過程中,我國能源轉型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不容忽視。當前,兩對突出矛盾亟待解決:一是我國化石能源占比依然很高、散燒煤超過5億噸,而大量清潔能源卻面臨裝機空轉、“三棄”問題突出;二是新能源具有間歇性特點、需要在更大范圍消納和配置,但是電力市場機制卻并不健全、省間壁壘突出。解決上述矛盾,需要從國家層面制定實施再電氣化戰略,主動適應和引領我國再電氣化進程。
在堅持以電力為中心、以電網為平臺、以提高電氣化水平為目標的前提下,必須做好三個“統籌”:統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統籌做好清潔能源開發、輸送和需求之間的銜接,統籌推進市場機制建設、網絡平臺建設、調峰能力建設和關鍵技術攻關。同時,要著眼發揮電網的能源轉換樞紐和基礎平臺作用,為清潔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和電力替代其他終端能源提供有力支撐。
在國家強有力的支持下,在各方助推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的努力下,預計2030年,我國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比重將達到55%左右,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高到30%左右。屆時,一個高度電氣化的社會,一個青山綠水的美好社會將以幸福姿態呈現在人民眼前。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