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容量商業運行儲能電站:看“超級蓄電池”如何成供電“新武器”
兩棟6層大樓,每一層裝載的都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蓄電池,蓄電池總數超過10萬節!這便是2月9日正式并網運行的全國最大容量商業運行儲能電站。10日,記者赴無錫新區星洲工業園采訪,著實為這個“全國最大”所震撼。
這個大家伙學名為“客戶側儲能系統項目”,其實就是個“超級蓄電池”,原理并不復雜。國網無錫供電公司客服中心客服經理許涵慎說,“整個儲能電站在電網用電高峰和低谷不同時段,進行充放電操作,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充電,負荷高峰時段放電,通過削峰填谷支持電網平穩運行,服務星洲工業園內的企業。”
星洲工業園智能配網儲能電站,由浙江南都電池動力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項目負責人范明峰告訴記者,工程去年初開建,利用職業技術學院兩棟閑置的學生宿舍作為項目載體,既物盡其用,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設成本。
作為儲能電站的“大腦”,中控室設在一樓。偌大的顯示屏上實時呈現整個電站的充放電功率、設備安全等狀態,每節蓄電池的充放電工作狀況一清二楚。兩位工作人員認真觀察屏幕變化,守衛著儲能電站的運行。
“你看昨天的運行情況,0點到8點,電站進行充電作業;8點到12點,進行發電作業;12點到17點,進行的是小功率充電作業,以額定功率的20%充電;17點到21點,是放電作業;21點到24點,停止作業;24點開始到今天8點,又開始滿負荷充電。整個電站就以這樣的安排周而復始運營。”范明峰邊切換系統,邊指著顯示屏上的曲線給記者“看圖說話”。他解釋說,整個電站就是一個智能系統,一旦有電池出現故障或者充放電容量下降,系統會自動篩選并瞬間在后臺發出提示信號。
別看10萬多節蓄電池數量龐大,滿滿當當占據了兩棟大樓的每個樓層,但在科學連接下,每一節都能最大程度發揮作用。
中控室玻璃墻后面,就是一排排蓄電池。范明峰解釋說,所有電池都是一樣的結構和原理。每300節串聯成一組,總共320組,組與組采用并聯結構。一旦電池出現故障,系統會自動切斷某一組電池,迅速找出故障點,維修人員不出半小時就可以換上新電池。
電池是儲能電站的核心部件。星洲工業園儲能電站采用新型鉛炭電池,因為正負極都加入了活性炭,電池充放電功率增加,壽命延長。整個電站設計壽命10年,單節電池可滿負荷運行15年。
“雖然是全國第一個商業化運營的大容量儲能電站,但我們考慮的不只是經濟效益。”范明峰說,項目盈利模式主要依托峰谷電價差,谷時充電支付每度電0.31元,峰時放電以每度1.10元出售。項目總投資2.93億元,按日均不到10萬元峰谷差價收益估算,收回投資需要7-8年。做這個項目,是想為促進能源變革、保障實體企業供電作些新探索。
星洲工業園制造業發達,集聚了半導體、機械電子、家用電器等多個行業的70多家制造企業。園區負責人楊二觀說,蓄能電站投運后,可為用電高峰季節和時段區內企業的正常生產提供保障。
按照2萬兆瓦充放電功率計算,電站1小時最多可向電網提供2萬度電,連續放電8小時,日均累計放電16萬度。電站試運行1個多月,已有不少企業受益。
“前段時間,受連續暴雪極寒天氣影響,電廠發電受限,園區一些企業用電大戶面臨考驗。比如,著名的硬盤生產企業希捷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日均用電230萬度,高峰時段被要求減產10%。”園區工程部經理呂國鎮說,那幾天因為儲能電站每天提供16萬度左右的電能補充,公司正常生產基本沒受影響。
“削峰填谷,對電網也很有利。”許涵慎解釋,電網設計和設施建設以用戶最大需求為基準,谷段時間過長或者長時間用電需求不足,對電力設施而言就是浪費。有了儲能電站,既可以降低負荷峰值,也能縮短谷段時間,收效一舉多得。
專家測算,這個項目可減少4萬峰谷差,相當于關停了1臺20兆瓦火電機組,可減少用于電廠建設的投資3.4億元。
春節期間,因為不少工廠放假,電廠正常生產的電力可能用不完,星洲工業園儲能電站又將從另一個角度發揮作用。范明峰說,年初一至年初三,將把平時的放電時段改成充電,幫助電網消耗富余電力,既防止電力浪費,又為園區正常生產的企業供電。
作為新業態、新路徑,我省對儲能電站建設高度重視。國網江蘇供電公司全力支持星洲工業園儲能電站建設運營,無錫供電公司開辟項目建設綠色通道,在項目可研、物資供應、資金落實等方面優先保障。
目前,全省已建成35個客戶側儲能項目、總功率36兆瓦、總容量252兆瓦時。有關方面正以星洲工業園儲能電站為示范,加快這種新興業態布局和建設進度。僅浙江南都電池動力有限公司,就在無錫、蘇州、鎮江、徐州等地有10多個在建項目,未來幾年在蘇投資總額將達到6億元左右。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