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團簇類分子的新型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進展
過渡金屬多酸氧化物是一類具有納米尺寸的分子團簇材料,具有可逆多電子反應的特性,被形象的稱為‘電子海綿’,可以可逆的儲存離子和電子,從而具有成為較高比容量的儲能材料的可行性。該工作主要開展了{V15O36(CO3)}材料于超高功率鋰離子儲能體系和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利用VIV/V金屬中心在{V15O36(CO3)}材料中具有不同的電化學反應電位,設計了基于同一個材料的對稱鋰離子儲能體系。該對稱體系表現出了類電池的能量密度(125 W h kg-1)和類超級電容器的功率密度(51.5 kW kg-1)。同時理論計算和電化學機理研究表明,該類材料還具有較高的鈉離子傳輸速率,且具有較高的鈉離子正極材料儲存比容量(240 mAh g-1)。由其組裝的鈉離子全電池測試表明,該電池具有與目前鋰離子電池相當的能量密度(390 Wh kg-1)。此外該工作的另一個特色在于提供一種全新的電池材料回收的思路。由于絕大部分的金屬多酸材料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因此可以通過簡單的水相提取廢舊電池里的材料回收具有較高價值的金屬氧化物,實現了更為節能環保的新能源利用。
該項研究為廈門大學董全峰課題組和英國Glasgow大學Leroy Cronin教授課題組(2016年中組部千人計劃B類)合作研究工作(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501088)之延伸。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陳嘉嘉博士為第一作者,葉建川博士生和已畢業的范少聰碩士共同參與電化學測試方面的表征,張霞光博士生和吳德印教授完成DFT理論計算部分工作,廈門大學鄭明森副教授和格拉斯哥大學的龍德良老師,Mark D. Symes博士共同參與了學生指導,實驗設計以及論文寫作。該項研究得到973項目(2015CB2511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U1305246, 21673196,21621091, 21533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20720150042)以及中組部千人計劃項目的支持。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