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之美|發電全靠“浪” 澳大利亞能源公司開發了一種發電新技術
海潮能源公司Wave Swell Energy宣布,將在澳大利亞附近島嶼啟動一個發電項目,該項目采用了全新的海潮發電技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作為化石能源的替代者,風能和太陽能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海潮能源公司Wave Swell Energy宣布,將在澳大利亞附近島嶼啟動一個發電項目,該項目采用了全新的海潮發電技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化石能源的替代者,風能和太陽能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大自然中,還有更多清潔能源等待著人們開發。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澳大利亞海潮能源公司Wave Swell Energy宣布將正式啟動一種使用全新技術的海潮發電項目,即利用海潮的力量鼓氣發電,該項目計劃投資500萬澳元。
海潮能發電裝置。來源:Wave Swell Energy
據Wave Swell Energy官網介紹,該技術由震蕩水柱發電(oscillating water column)發展而來,它是目前效率最高的海浪發電手段。發電裝置通過人造氣穴,利用高頻率海浪震蕩空氣,驅動特殊的雙向渦輪發電機進行發電。
Wave Swell Energy計劃在海上建造一個面積約400平方米,高約18米的裝置,該裝置僅有8米的部分會露出海面,其他部分都會處于海平面下,形成一個空洞。
這家澳大利亞能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湯姆˙丹尼斯(Tom Denniss)介紹稱,當海水涌入裝置時,空洞內的氣壓也會隨之增加,空氣將從平臺上方的泄氣閥噴出。而當海水涌出后,泄氣閥關閉,由于空洞內的體積變大,洞內氣壓也會隨之下降,甚至形成真空,此時外面的空氣就會吸入渦輪發電機,產生電力。
裝置發電過程圖示。來源:Wave Swell Energy
與此前的震蕩水柱發電項目不同,借助增加泄氣閥,Wave Swell Energy使通過渦輪發動機的氣流改變為單向。因此,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渦輪發動機的運行方式更接近于傳統渦輪發動機,而非其他項目中的雙向渦輪發動機。這個小小的改變將極大地提高發動機工作效率和穩定性。同時,裝置所有可移動部分都位于水面外,也為后期運維提供了便利。
資料顯示,該裝置的最高發電功率高達1兆瓦,平均功率為470千瓦,理想發電效率可以達到47%,遠高于其他海潮能發電方式30%的發電效率。據Wave Swell Energy測算,理想狀況下,該裝置的發電成本約為0.1澳元(約合0.45人民幣),接近火電發電成本。
這個總裝機容量1MW的海潮能發電裝置將被安裝在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大陸之間的巴斯海峽(Bass Straight)中的金島(King Island)附近。
地理位置
據New Atlas報道,金島海潮條件優越,人口不超過2000人,該島65%的電力供應來自風電和太陽能。2015年,金島還曾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度過了33個小時。雖然海潮能也是間歇性的,但是丹尼斯表示,將裝置并入電網后可以與風能和太陽能互補,甚至有可能將島嶼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時間延長至上百小時。
目前,Wave Swell Energy的新裝置已完成設計和初步測試,計劃于2018年中完成安裝并正式運行。如果項目運行順利,該技術有望推廣至全世界的海島地區。
裝置實物
Wave Swell Energy表示,考慮到基礎設施和能源蘊藏狀況,遠離大陸的孤立島嶼將是海潮能發電的主要市場,預計長期市場需求超過10000MW,而海潮能的發電成本最終可能降至0.05澳元。
未來五年內,Wave Swell Energy希望讓海潮能的裝機容量突破100MW。完成金島項目后,該公司的下一個目標或是在美國的夏威夷島裝上海潮發電設施。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