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敏捷開發模式:CIO應知道10大的原則
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CIO目前需要為快速變化的數字業務場景提供支持,而同時又發現傳統的項目和開發方式無法滿足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正越來越多地轉向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
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CIO目前需要為快速變化的數字業務場景提供支持,而同時又發現傳統的項目和開發方式無法滿足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正越來越多地轉向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模式,以加速項目的推進,展示自身的價值。
Gartner于近期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Gartner應用架構、開發和集成峰會”。而Gartner研究主管Nathan Wilson表示,在執行良好的情況下,采用敏捷開發模式將變革IT與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并有利于IT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然而,只有CIO和整個IT管理團隊專注于必要的文化轉變,這樣的價值才能實現。
Wilson表示:“如果能良好地完成,那么在CIO響應業務部門越來越多的創新需求方面,敏捷開發模式將成為各種方式有機的一部分。而如果完成情況不佳,敏捷開發模式帶來的問題會比解決的問題更多。”
在敏捷開發模式中,開發者也可借助應用性能管理(APM)工具提升開發速度、讓應用更快發布,并且能精準定位使用體驗中的瓶頸。以OneAPM為例,其功能也很適合支持敏捷開發模式,對廣大開發者來說,只需要把業務做好,把要提供給客戶的服務做好,無需再去關心性能問題。
Gartner列出了敏捷開發模式的10大指導原則:
1.敏捷開發并非單一的方法
敏捷開發模式是軟件開發的一整套方法,這些方法有著共同的哲學,但在具體執行時也有很大的差別。這些方法適用于解決不同的問題。經驗豐富的大型組織可以利用不止一種這樣的方法。不過在開始階段,組織可以首先嘗試其中一種方法,在熟練掌握后再嘗試更多。
2.敏捷開發理念具有系統性
敏捷開發是高度系統性的方法,其中每個元素對成功而言都非常重要。對于敏捷開發,組織的一個常見誤區在于只重視其中某些元素,例如“敏捷迭代(Sprint)”,而忽視了其他元素,例如對“技術債務(Technical Debt)”的管理。這樣的組織能快速完成開發并發布新代碼,但將會積累越來越多的技術問題。
3.部署敏捷開發模式需要業務部門和IT的合作
如果沒有業務部門負責人、管理層,以及用戶社區的參與,那么敏捷開發的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如果公司其他部門不愿以新的方式去工作,那么與業務部門經理和用戶的溝通將非常必要。
4.引入敏捷開發模式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敏捷開發模式中,熟練的開發者能完成大規模的開發,這就像是翻越喜馬拉雅山。不過,積累必要的經驗需要很長時間。如果組織剛剛轉向敏捷開發模式,那么需要從頭開始建立開發者的信心和能力,使他們逐步有能力承擔大型開發任務。
5.敏捷開發意味著持續學習
敏捷開發的實踐者需要持續優化質量和效率,這意味著每次開發都需要進行經驗總結,從而優化開發策略和具體實踐過程。這樣的分析和學習并不僅僅是一小部分高級開發者的責任,而應當成為所有參與者的基本工作之一。
此外,需要學習的也并不僅僅是軟件開發技能,還包括項目管理技巧、系統架構、質量保障,以及IT預算管理等。
6.敏捷開發意味著團隊,以及團隊的團隊
在敏捷開發模式中,發布代碼的基本組織單元是小型團隊。這樣的團隊通常包含5到9名成員,需要同時承擔開發和質量保障工作。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管理敏捷開發團隊一方面需要將團隊以高效的方式凝聚在一起,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團隊中的不同成員提出具有交叉性的創意。
如果人員流動過于頻繁,那么團隊將無法形成高效的組織單元;但如果團隊之間的人員流動不足,那么每個團隊將逐漸變成孤島,失去與其他團隊的交流。需要指出,相對于傳統開發方式,在敏捷開發模式中,團隊的座位位置更加重要。
7.記錄、管理及清理“技術債務”是所有敏捷方法的核心理念
“技術債務”的定義是,軟件現在的狀態,以及在可靠性、性能、便攜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滿足一定質量要求之間存在的差異。所有開發活動都會造成技術債務,而敏捷開發模式的不同在于,技術債務可以被識別,并被記錄至待辦工作列表,而不是被棄之不顧。
任何希望引入敏捷開發模式的組織都必須采用所選擇方法的必要元素,進行必要的重構,清除技術債務。
8.在敏捷開發模式中,如果需要與第三方開發服務提供商合作,那么需要額外的關注
許多公司的IT部門都會將應用開發工作外包給專業服務提供商。盡管在敏捷開發模式中,服務提供商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但商業模式和互動模式將會出現很大的不同。在敏捷開發過程中,坐在一起辦公是關鍵,因此能將大量工作任務外包給第三方的機會不大,而通過某種方式在內部補充人員很可能是一種更有用的方式。
9.敏捷開發模式的影響力將超出軟件開發團隊
敏捷開發模式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在于“持續地交付”。敏捷模式意味著與業務部門經理和用戶的持續互動,這將在業務運營環境中持續帶來新版本軟件。這也意味著業務管理和關系管理的方式,以及運營團隊的基礎架構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10.你仍然可以使用其他軟件開發方法
在大部分商業和公共組織中,應用開發將會出現多種多樣的問題。一些問題可以通過敏捷模式來解決,另一些問題可能更適合增量式的迭代開發模式,而還有一些問題可能需要利用傳統的瀑布模式。敏捷模式并沒有“更好”,而只是“更適合”某些問題。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