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A技術的ERP系統敏捷架構研究
1 ERP軟件系統
近幾年來,ERP系統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因此得到了眾多企業的重視。經過多方面的改造,ERP軟件系統的開發技術也提升了一個層次。主要是,企業在實施ERP項目的同時對ERP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ERP軟件系統的實用性和敏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ERP系統敏捷架構的研究,迅速滿足用戶的需求對企業實施和應用此系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將出發點放在業務流程上,以業務流程建模技術和面向服務對象的方法與技術實現應用系統的分析。業務流程是指企業為了完成某個特定的目標,利用一系列的邏輯關系來完成的企業活動的集合。對業務流程的關注有利于及時發現并刪除流程中不必要的環節,提高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水平。提高各業務部門所處理的信息流動,從而提高企業的敏捷性和客戶服務的水平。
(2)引入工作流的管理技術,利用工作流管理系統,其重點是強調流程的建模與執行的分離情況。在WFMS支持下的工作流的建模過程。強調的是對外部應用及人員的集成,這樣就可以用它來實現人物的分配和流程執行進度的全面監控。如這種流程邏輯同功能實現相分離的特點,就極大地增強了系統的柔從性,使流程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制定。就更能滿足企業業務流管理的持續改進,從而提高流程的敏捷性。
(3)ERP系統的相互組件化,系統通過不同的組件組合和替換.就能夠達到支持ERP系統的重構與演化。軟件組件是一個可以獨立生產、獲取和部署的單元,通過組件的重新組裝就可以實現“組件化”的功能系統。將軟件組件分離,使接口規范與具體功能能夠展現,所以組件替換方式是系統升級及演化的一種方式。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相應的分析,與對象的組件化技術向結合,就可以實現應用系統業務組件體系結構的復用,建立以工作流建模為核心的敏捷化的ERP系統結構。
綜合以上分析,了解了ERP是一個以復用為主要途徑的,具有層次化特性的企業應用系統業務基礎軟件。而系統敏捷性的構建直接影響了基于產品復用方式構建ERP系統的靈活使用性。
2 面向服務架構的工作原理
SOA是一個組件模型,它通過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將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的功能單元聯系起來。這里的不同功能是指不依賴于上下鏈接的一組功能。接口的存在獨立于實現SOA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編輯語言。SOA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SOA體系結構
在SOA中主要有3種角色:
服務的消費者他們是利用服務注冊中心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務,然后使用這項服務。服務的提供者他們創建了服務,并且對使用該服務的請求進行回應。
服務的注冊中心將已經注冊并發布的服務進行詳細的分類,并提供搜索功能。
SOA就相當于一個服務信息的數據庫。將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消費者放在一個合理的平臺上,兩者都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于此同時,服務注冊中心必須是通用的,使服務的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務能夠符合這個標準。這樣,服務的消費者使用這些服務才可以跨越不同的服務的提供者,并且可以實現每個實體角色的變換,例如一個實體可以同時充當以上三種角色的任何一個乃至多個。
SOA的主要操作有:
發布服務服務的提供者可以在服務中心注冊屬于自己的服務功能及訪問接口。
發現服務服務的使用者可以通過在服務中心查找特點種類的服務。
可調用性在獲取服務描述的信息后,服務的使用者可以去調用此項服務。
現目前,能夠實現SOA的技術有很多,比如web Services,CORBA等。這些技術都能夠支持在不同平臺上,用不同的語言編寫的各種程序,他們之間能夠相互通信。例如:其中作為SOA的一種實現手段Web服務,它可以提供在可擴展標記語言(XML)上能夠執行的標準接口,具有非常完整的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