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Pulse 2014:構建組件化的云計算世界
當云計算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時,始于2008年,本是定位于安全產品和系統管理的Pulse大會也穿上了云計算這一時髦外衣,規模也從早前的8000人激增到了11000人。為了在價值1000億美元的云計算市場上重構其業
當云計算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時,始于2008年,本是定位于安全產品和系統管理的Pulse大會也穿上了云計算這一時髦外衣,規模也從早前的8000人激增到了11000人。為了在價值1000億美元的云計算市場上重構其業務,IBM耗資10億美元打造了一個基于開放標準的PaaS平臺BlueMix,通過組件化的設計幫助開發者加速在云計算環境中的應用開發。不僅如此,IBM還計劃將現有的眾多企業應用導入其明星平臺SoftLayer當中,并收購了Cloudant以增強其數據庫即服務(DBaaS)產品線,意圖將分析、數據庫服務、移動應用等各類服務都以web API的組件形式提供給開發者和最終用戶。
BlueMix擔當組件服務承載重任
在21世紀的前十年,IBM通過大力發展中間件,構建了全球最大的軟件帝國之一。在云計算時代,IBM再次瞄準了PaaS(平臺即服務)這一承上(SaaS,軟件即服務)啟下(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的關鍵點,希望能夠吸引開發者在IBM的平臺上進行快速開發。根據統計,目前僅有18%的軟件是在云計算平臺上開發,而到2019年,這一比例將高達67%,PaaS平臺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更重要的是,因為IT消費化,B2C開發者的數目要遠高于B2B企業應用開發者的數目。不僅如此,由于沒有歷史包袱,前者在擁抱云計算開發方面也更積極,有更多經驗。因此,借助更簡便的開發平臺拉攏B2C開發者,一方面有助于為新生的BlueMix聚攏人氣,從而奪得PaaS平臺戰的先機,另一方面也可以為2B開發者提供一些云計算上的開發經驗。可以說,BlueMix拉開了IBM爭奪云計算時代新碼農的大幕,這也應該是Rational和webSphere的未來。
實際上,IT消費化趨勢已經使開發工作變得越來越難以區別誰是“純粹的技術開發者”,IBM希望能夠用BlueMix這一組件化的橋梁打通2B(面向企業)和2C(面向普通消費者)這兩個不同的開發社區,從而營造良好和諧的環境。據悉,BlueMix融合了Cloud Foundry的一些功能,使云計算應用開發者能夠實現快速建立、部署、管理他們的云應用。根據IBM的演示,部署建立一個新應用的時間非常快,從幾秒到幾分鐘不等。BlueMix支持混合云,(傳統)企業應用也能借助這一平臺順利地接到接駁到云計算環境中。
在本次Pulse 2014會議上,IBM公布了代號為BlueMix的PaaS產品測試版,旨在幫助開發者快速創建基于云的企業應用。開發者有機會接觸到IBM全線軟件產品組合作為“組合服務”。也就是說,BlueMix可以通過結合敏捷應用開發和底層的基礎架構將所有用戶引入云計算。該概念結合了應用服務和軟件定義、可編程且自動化的底層基礎架構,最終通過分析,而不是人工輸入,實現資源分配。BlueMix可以將所有的API粘合在一起進行統一交付。按照IBM的說法,利用這個平臺上現有的工具軟件,應用開發者在不懂開發的情況下也能做出有用的軟件。
在主題演講中,總部設在舊金山的Twilio公司的共同創始人Jeff Lawson演示了如何在幾分鐘內在BlueMix平臺上創建一個應用程序。Twilio公司是一家云通信公司,提供的服務為電話或短信功能。在演示中,Jeff Lawson僅僅花費了幾分鐘,簡單地調用了幾個Web API,就為用戶添加了電話或短信功能。“我們沒有必要在通信設備上進行大量投資。只要調用API,你就可以在五分鐘之內添加通信功能,并且以零售應用程序的形式上架(銷售)。憑借這種靈活性,我們在呼叫中心中的業務迅速發展。”Lawson說。
IBM借助Twilio公司的實例顯示,在云計算環境中,編程技能的重要性在降低,而創造性的重要性在提高。“在云計算環境中,應該更多地集中在‘建造而不是在編程上’。在云計算環境中,思想模式變了,提供了組合和創造力發生的空間。”IBM軟件和系統高級副總裁兼部門執行官Stvev Mills說,“一切都變得非常視覺化、非常邏輯。正是‘這些顯著地擴展了技術的使用,使得各種各樣的開發人員都可以進入技術領域。實際上,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沒有受過正規培訓的。”
“應用程序的開發事關創造力,”Steve Mills表示,“按照我的經驗,如果你能給開發者更多的工具,開發者就可以造出更多東西。在CAMS(云、分析、移動、社交)環境下,開發環境也要相應調整適應開放需求,提供更開放的工具和組件。”IBM還表示,希望通過該平臺建立云計算環境下的開發規范。
發展組件服務 開放是前提
要充分吸引開發者加入到BlueMix這一開發平臺上,光靠便利性是不夠的,開放、能提供開發者熟悉的語言和工具也關鍵因素。BlueMix同開源PaaS技術Cloud Foundry一起運作,Cloud Foundry旨在幫助第三方并且同開發者合作,避免鎖定的同時,允許他們使用現有的應用開發技能。在過去的一年,IBM積極推動了Cloud Foundry社區的建設。
IBM全球技術服務業務高級副總裁Eric說,開放將為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為IT帶來更多合作機會。目前,與BlueMix一起合作,IBM正在構建它所謂的能夠適用于開發者的服務,例如移動、Web應用、集成、DevOps和數據管理。包括Watson在內,IBM也將繼續使其基于軟件即服務的業務應用成為組合的、基于API的服務,讓開發者更易于使用。
在BlueMix的公開測試版上,開發者可以設置例如大數據分析和移動應用程序等所需的服務。同時,通過BlueMix上的有關DevOps的進一步設置服務,還可以支持提供超過30個Web API。借助這一功能,開發人員能夠一直使用基于API的服務,快速構建一些新的移動應用。不僅如此,IBM還宣布power on softlayer已經部署完畢,將在第二季度向客戶提供服務,如Cognos、DB2、BLU加速和沃森解決方案等都將可以作為一個服務被SoftLayer平臺上的API調用。
IBM軟件和云集團高級副總裁Robert LeBlanc說,BlueMix平臺是基于開放標準的,能夠運行用任何可用語言構建的應用。“通過BlueMix,人們可以開始通過組合預集成服務來構建一個新應用,也可以捆綁到應用中,”LeBlanc在其主題演講中提到,“IT經理希望快速實現下一代應用的構建。開發者現在是以周為開發周期的,而不是月。”
SoftLayer:組件服務的基石
IBM也表示將會將其整個的中間件產品帶入到SoftLayer中。它將通過預定義軟件的“模式”,該公司聲稱將會讓其更加輕松的擴展本地應用到云端。LeBlanc表示,IBM軟件模式旨在能夠跨混合云環境遷移,在部署應用和中間件時獲得更多的靈活性,不管是本地模式還是離線模式。IBM還收購了DBaaS提供商Cloudant,這家公司允許開發者創建移動和Web應用。這項交易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擴展IBM的大數據和分析戰略。這項技術將會成為BlueMix的一個組件。被收購的Cloudant有一款名為CouchDB的noSQL數據庫,并能為用戶提供“數據庫即服務(Database as Service)”。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將數據庫交給IBM托管,每月繳納一定費用來獲取相應的數據庫服務。IBM表示,Cloudant將擴展IBM在大數據和分析、云計算和移動領域的產品組合,從而幫助客戶獲得競爭優勢。IBM也宣布了SoftLayer之上的平臺LSF和平臺Symphony軟件即服務。
BlueMix平臺融合了Rational、Websphere、數據庫、POWER硬件平臺、Watson平臺等多方面的技術優勢,并希望在為目前的云計算應用開發提供出一套完整的范式,方便未來的開發。可以說,從BlueMix這樣的開發平臺到Nosql數據庫的SaaS服務,再到各種應用負載管理等統統以as a service的云計算方式提供,再加上Power on SoftLayer服務就緒,我們已經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IBM的云戰略布局了:以覆蓋IaaS、PaaS和Saas的全面云計算平臺SoftLayer為核心,以部署在全球的40家云數據中心為基點,以BlueMix和Cloudant這樣的開源開發和商業分析平臺為觸角,把GBS和GTS的行業能力等高價值輸送給市場。
小結:組件化一切
IBM Pulse2014上還提出了一個新概念:未來商業是組件的世界(The future is a composable business)。這一理念所蘊含的潛臺詞是,在云計算下,信息產業將進行“后工業化時代,”例如樂高積木一樣的標準化“軟件”組件將成為云計算環境中的基礎,為云時代的企業打造靈活性、敏捷性提高技術基礎——當然,這一基礎將是由IBM參與主導,基于開放標準的。
對于組件化,澳大利亞業務咨詢公司Loft Group的產品和服務總監Garry Russell先生對于BlueMix和SoftLayer的功能印象深刻,而且希望能幫助將其整個業務轉移到云端。“我們正在探討將所有的廣告和媒體業務都放在云計算平臺上,”Russell說,“BlueMix可以提供大量的支持,例如提供企業級的協作運營。同時,SoftLayer的應用也非常方便,我們能能夠快速在上面部署平臺和應用。
BlueMix擔當組件服務承載重任
在21世紀的前十年,IBM通過大力發展中間件,構建了全球最大的軟件帝國之一。在云計算時代,IBM再次瞄準了PaaS(平臺即服務)這一承上(SaaS,軟件即服務)啟下(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的關鍵點,希望能夠吸引開發者在IBM的平臺上進行快速開發。根據統計,目前僅有18%的軟件是在云計算平臺上開發,而到2019年,這一比例將高達67%,PaaS平臺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更重要的是,因為IT消費化,B2C開發者的數目要遠高于B2B企業應用開發者的數目。不僅如此,由于沒有歷史包袱,前者在擁抱云計算開發方面也更積極,有更多經驗。因此,借助更簡便的開發平臺拉攏B2C開發者,一方面有助于為新生的BlueMix聚攏人氣,從而奪得PaaS平臺戰的先機,另一方面也可以為2B開發者提供一些云計算上的開發經驗。可以說,BlueMix拉開了IBM爭奪云計算時代新碼農的大幕,這也應該是Rational和webSphere的未來。
實際上,IT消費化趨勢已經使開發工作變得越來越難以區別誰是“純粹的技術開發者”,IBM希望能夠用BlueMix這一組件化的橋梁打通2B(面向企業)和2C(面向普通消費者)這兩個不同的開發社區,從而營造良好和諧的環境。據悉,BlueMix融合了Cloud Foundry的一些功能,使云計算應用開發者能夠實現快速建立、部署、管理他們的云應用。根據IBM的演示,部署建立一個新應用的時間非常快,從幾秒到幾分鐘不等。BlueMix支持混合云,(傳統)企業應用也能借助這一平臺順利地接到接駁到云計算環境中。
在本次Pulse 2014會議上,IBM公布了代號為BlueMix的PaaS產品測試版,旨在幫助開發者快速創建基于云的企業應用。開發者有機會接觸到IBM全線軟件產品組合作為“組合服務”。也就是說,BlueMix可以通過結合敏捷應用開發和底層的基礎架構將所有用戶引入云計算。該概念結合了應用服務和軟件定義、可編程且自動化的底層基礎架構,最終通過分析,而不是人工輸入,實現資源分配。BlueMix可以將所有的API粘合在一起進行統一交付。按照IBM的說法,利用這個平臺上現有的工具軟件,應用開發者在不懂開發的情況下也能做出有用的軟件。
在主題演講中,總部設在舊金山的Twilio公司的共同創始人Jeff Lawson演示了如何在幾分鐘內在BlueMix平臺上創建一個應用程序。Twilio公司是一家云通信公司,提供的服務為電話或短信功能。在演示中,Jeff Lawson僅僅花費了幾分鐘,簡單地調用了幾個Web API,就為用戶添加了電話或短信功能。“我們沒有必要在通信設備上進行大量投資。只要調用API,你就可以在五分鐘之內添加通信功能,并且以零售應用程序的形式上架(銷售)。憑借這種靈活性,我們在呼叫中心中的業務迅速發展。”Lawson說。
IBM借助Twilio公司的實例顯示,在云計算環境中,編程技能的重要性在降低,而創造性的重要性在提高。“在云計算環境中,應該更多地集中在‘建造而不是在編程上’。在云計算環境中,思想模式變了,提供了組合和創造力發生的空間。”IBM軟件和系統高級副總裁兼部門執行官Stvev Mills說,“一切都變得非常視覺化、非常邏輯。正是‘這些顯著地擴展了技術的使用,使得各種各樣的開發人員都可以進入技術領域。實際上,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沒有受過正規培訓的。”
“應用程序的開發事關創造力,”Steve Mills表示,“按照我的經驗,如果你能給開發者更多的工具,開發者就可以造出更多東西。在CAMS(云、分析、移動、社交)環境下,開發環境也要相應調整適應開放需求,提供更開放的工具和組件。”IBM還表示,希望通過該平臺建立云計算環境下的開發規范。
發展組件服務 開放是前提
要充分吸引開發者加入到BlueMix這一開發平臺上,光靠便利性是不夠的,開放、能提供開發者熟悉的語言和工具也關鍵因素。BlueMix同開源PaaS技術Cloud Foundry一起運作,Cloud Foundry旨在幫助第三方并且同開發者合作,避免鎖定的同時,允許他們使用現有的應用開發技能。在過去的一年,IBM積極推動了Cloud Foundry社區的建設。
IBM全球技術服務業務高級副總裁Eric說,開放將為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為IT帶來更多合作機會。目前,與BlueMix一起合作,IBM正在構建它所謂的能夠適用于開發者的服務,例如移動、Web應用、集成、DevOps和數據管理。包括Watson在內,IBM也將繼續使其基于軟件即服務的業務應用成為組合的、基于API的服務,讓開發者更易于使用。
在BlueMix的公開測試版上,開發者可以設置例如大數據分析和移動應用程序等所需的服務。同時,通過BlueMix上的有關DevOps的進一步設置服務,還可以支持提供超過30個Web API。借助這一功能,開發人員能夠一直使用基于API的服務,快速構建一些新的移動應用。不僅如此,IBM還宣布power on softlayer已經部署完畢,將在第二季度向客戶提供服務,如Cognos、DB2、BLU加速和沃森解決方案等都將可以作為一個服務被SoftLayer平臺上的API調用。
IBM軟件和云集團高級副總裁Robert LeBlanc說,BlueMix平臺是基于開放標準的,能夠運行用任何可用語言構建的應用。“通過BlueMix,人們可以開始通過組合預集成服務來構建一個新應用,也可以捆綁到應用中,”LeBlanc在其主題演講中提到,“IT經理希望快速實現下一代應用的構建。開發者現在是以周為開發周期的,而不是月。”
SoftLayer:組件服務的基石
IBM也表示將會將其整個的中間件產品帶入到SoftLayer中。它將通過預定義軟件的“模式”,該公司聲稱將會讓其更加輕松的擴展本地應用到云端。LeBlanc表示,IBM軟件模式旨在能夠跨混合云環境遷移,在部署應用和中間件時獲得更多的靈活性,不管是本地模式還是離線模式。IBM還收購了DBaaS提供商Cloudant,這家公司允許開發者創建移動和Web應用。這項交易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擴展IBM的大數據和分析戰略。這項技術將會成為BlueMix的一個組件。被收購的Cloudant有一款名為CouchDB的noSQL數據庫,并能為用戶提供“數據庫即服務(Database as Service)”。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將數據庫交給IBM托管,每月繳納一定費用來獲取相應的數據庫服務。IBM表示,Cloudant將擴展IBM在大數據和分析、云計算和移動領域的產品組合,從而幫助客戶獲得競爭優勢。IBM也宣布了SoftLayer之上的平臺LSF和平臺Symphony軟件即服務。
BlueMix平臺融合了Rational、Websphere、數據庫、POWER硬件平臺、Watson平臺等多方面的技術優勢,并希望在為目前的云計算應用開發提供出一套完整的范式,方便未來的開發。可以說,從BlueMix這樣的開發平臺到Nosql數據庫的SaaS服務,再到各種應用負載管理等統統以as a service的云計算方式提供,再加上Power on SoftLayer服務就緒,我們已經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IBM的云戰略布局了:以覆蓋IaaS、PaaS和Saas的全面云計算平臺SoftLayer為核心,以部署在全球的40家云數據中心為基點,以BlueMix和Cloudant這樣的開源開發和商業分析平臺為觸角,把GBS和GTS的行業能力等高價值輸送給市場。
小結:組件化一切
IBM Pulse2014上還提出了一個新概念:未來商業是組件的世界(The future is a composable business)。這一理念所蘊含的潛臺詞是,在云計算下,信息產業將進行“后工業化時代,”例如樂高積木一樣的標準化“軟件”組件將成為云計算環境中的基礎,為云時代的企業打造靈活性、敏捷性提高技術基礎——當然,這一基礎將是由IBM參與主導,基于開放標準的。
對于組件化,澳大利亞業務咨詢公司Loft Group的產品和服務總監Garry Russell先生對于BlueMix和SoftLayer的功能印象深刻,而且希望能幫助將其整個業務轉移到云端。“我們正在探討將所有的廣告和媒體業務都放在云計算平臺上,”Russell說,“BlueMix可以提供大量的支持,例如提供企業級的協作運營。同時,SoftLayer的應用也非常方便,我們能能夠快速在上面部署平臺和應用。

責任編輯:熊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