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結合區塊鏈,潛力會有多大?
基于區塊鏈和 VR 技術的項目 Decentraland 舉辦了第一場房地產拍賣會。該項目用 VR 技術營造了一個虛擬的社交空間,通過虛擬貨幣來進行交易。用戶可以購買一塊虛擬土地,在上面建一些東西,還能在上面與朋友和家人分享經歷,甚至實現營收。
市場研究公司 TrendForce 稱,2020 年全球 VR 市場年收入將超 700 億美元,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VR 行業在迅速發展,設備的價格越來越便宜,像 Facebook 和微軟這樣的巨頭也在 VR 領域大步前進。Decentraland 的推出,或許是在與巨頭在 VR 世界中進行對決。
支持者表示,諸如 Facebook Spaces 和微軟的 AltspaceVR 等集中的 VR 平臺,會過多控制用戶的內容。
Decentraland 使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以保證用戶對虛擬世界進行獨家控制。該公司表示,平臺上的用戶能夠創建虛擬社區和城鎮,加入獨特的虛擬形象,并將其用于在線社區進行聚會、社交聚會、企業會議、教育等活動。
項目負責人 Ariel Meilich 解釋道,「項目的所有權是通過智能合同進行加密的,防止任何人竊取和改變用戶的財產。相反,一個集中的平臺可以發行更多的游戲幣,撤銷物品的所有權,甚至刪除用戶。」
圖 | 在 Decentraland 中生活的一些可能性(來自 VentureBeat )
今年早些時候,Decentraland 舉行了 ICO,從 4000 名投資者那里籌集到了 2500 萬美元。從 ICO 時數字資產(簡稱「令牌」)持有者的數量表明,在第一次房地產拍賣會上購買虛擬土地的人數已經增加了一倍。
在這個平臺中,由于土地的數量有限,他們的價值會不斷增加。虛擬土地的所有者可以通過讓廣告商張貼廣告或將其出租給其他人來換取加密貨幣。交易是通過區塊鏈和智能合約處理的,不需要中央機構介入土地所有者和其客戶之間的交易。這樣確保了用戶從虛擬世界產生足夠多的利益。
項目負責人還說,最初,人們會上傳靜態內容。首先使用的是創意建筑和收藏品的交易,以及通過語音和文本聊天提供的社交體驗。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提供游戲和更多動態的應用程序。
盡管區塊鏈技術會解決 VR 社交帶來的一些問題,但它也存在其他問題,最近大受歡迎的「區塊鏈養貓」項目 CryptoKitties 爆紅,隨之而來的是網絡阻塞的情況。因此,Decentraland 只使用以太坊區塊鏈來存儲和交易虛擬現實中的土地,土地中的實際內容使用其他方案替代。
Decentraland 在對內容的控制上也會遇到麻煩,像 Facebook 和 Google 這樣的公司,他們對自己的內容進行了全面的控制,并且有足夠多的人來進行內容移除。而 Decentraland 不能對不合適的內容進行刪除,但可以使用過濾器。
Decentraland 并不是唯一一家致力于將 VR 和區塊鏈相結合的公司。CEEK VR 是一家制造 VR 硬件的公司,同時也在運營 VR 平臺。它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提升藝術家的影響力,并通過 VR 演出其與全世界的粉絲相連接。通過這個平臺,歌手和舞臺表演者可以舉辦 VR 現場演唱會。全世界的粉絲無需抵達現場,就能進行體驗。CEEK 并沒有使用集中的注冊和支付平臺,而是為藝術家提供了發行和銷售加密代幣的工具,粉絲們可以購買這些加密代幣來參加 VR 音樂會。
實際上,任何有才能和技能的人都可以用 CEEK 來創造內容和賺錢。例如,武術專家可以在 CEEK 上開設一個 VR 課程,并通過 CEEK 代幣出售。同時,開發者可以創建 VR 環境,并提供給他們作為 CEEK 區塊鏈市場的場地。
Vibehub 是另外一個基于區塊鏈的 VR 交易市場,用戶能夠通過其 VIBE 令牌購買和銷售區塊鏈上的各種 VR 內容。這可以是現場的 VR 活動,如音樂會、360 度視頻、教學課程和社交聚會等等。
這些平臺和 Decentraland 一樣,都處在初級的階段,時間會證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模式是否能夠給他們帶來必要的影響力,從 Facebook 以及其他科技巨頭那兒分一杯羹。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