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參加四川云計算大數據產業春日盛典的企業個人都說了啥
2月6日下午,“2017云計算年度頒獎禮暨智慧中國杯四川省大數據雙創大賽啟動會”在成都舉行,現場表彰了在“2017成都市云計算產業年度評選活動”中獲獎的優秀企業“云帆TOP10”和優秀個人“云匠TOP10”,并啟動了第二屆智慧中國杯四川省大數據雙創大賽。會后,部分獲評企業和個人,以及參會企業和個人接受了四川在線記者專訪。
據悉,本次活動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教育廳、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四川省大數據產業聯合會、成都市云計算產業聯盟、成都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旨在宣傳云計算產業發展盛況,積極策動產業氛圍,營造良性溝通環境,促進四川省以及成都市以云計算、大數據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云帆TOP10”之一
成都之維安科技:從IT公司轉型為懂IT的環保企業
成都之維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福建稱公司是從“IT公司轉型成了懂IT的環保企業”。公司成立于2006年,目前有約150名員工,很多項目都是應時而生的,因為“從環境信息化的角度,監督和指導環境保護大有發展空間。”
黃福建稱,公司主要以企業污染源為核心,服務用戶1000余家,針對監管層,提供信訪、繳費、排污、執法和應急等服務;針對企業本身,提供安全、安評、環保的一體化產品;針對產業鏈,打造了“企業環保一網通”平臺。“‘企業環保一網通’平臺是目前公司的主打產品。”他介紹,“當前,企業需要自己組織環評和驗收,排污和檢測數據也自行負責,‘企業環保一網通’平臺把企業在這一過程中面臨的環境問題,如專家、資源、供給側、金融等匯聚到一個平臺上,可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技術型公司需要跨界人才,即懂業務和IT的數據分析師和數據解讀師。”黃福建認為這是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建有聯盟的好處,可以借助企業間的常態化溝通和區域性競賽獲取人才。
“云匠TOP10”之一
西南交大副教授梁宏斌:用大數據解決交通擁堵痛點
“西南交大的優勢就是交通運輸,我們現在主攻的方向就是信息和交通的結合。”西南交大副教授梁宏斌目前正在研究車聯網和交通大數據。他解釋:“即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解決交通和物流行業中,那些傳統技術無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參加2017云計算年度盛典,我有不少感悟。”梁宏斌表示,“在產業聯盟中,企業和高校有更好的合作空間。”他稱:“高校主攻理論研究,企業主要著眼于應用,通過合作,理論和應用可以結合和推廣。”“拿我們研究的領域舉例就是,通過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大數據就可以實際落地,從而更好的緩解擁堵等交通的難點和痛點。”
參會企業之一
北京皇包車旅行:大數據和云計算可優化非標準化服務
“皇包車旅行致力于出境游,服務人群超10萬人,目前已服務了600人次出境。”北京皇包車旅行首席市場官陳怡茹認為,“大數據和云計算對于旅游行業的意義非常深遠。”她解釋:“旅行實際上是一種非標準化業務,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感知更多關于旅行的非標準化的服務和產品,積累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勢必可以優化出境游的體驗。”
“互聯網發展已經離不開云計算和大數據了,在這個過程中,產業聯盟勢必會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陳怡茹很肯定。
參會個人之一
大連海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于紅:可利用區域性大賽進行平臺推廣和數據共享
“大連海洋大學最近和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成立了國家海洋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平臺的推廣和數據的共享。”大連海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于紅坦言,“我們來參會是帶著目的的,也達成了目的,因為我們發現通過舉辦區域性數據產業大賽的形式,是個好方法。”
“還有一個感觸便是,通過聯盟促進產業的推廣和發展,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于紅說道。

責任編輯:馬麗芳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