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要讓位給“霧計算”了?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計算被推入云端,即大型數據中心構成的網絡。但如今這種趨勢又開始回轉:計算正在回到本地網絡和智能設備所在的邊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計算被推入“云端”,即大型數據中心構成的網絡。但如今這種趨勢又開始回轉:計算正在回到本地網絡和智能設備所在的“邊緣”地帶。一場較量將圍繞這一領域展開。數據專家已經開始使用一個新術語:“霧計算”。
商業計算自20世紀50年代出現以來,一直在更集中和更分散這兩極之間搖擺不定。21世紀云的興起讓計算再一次趨向集中,如今,更多的技術進步推動計算再次變得分散。從智能手機到車間機器,邊緣設備變得越來越智能化。它們配有強大的處理器,計算能力猛增。軟件的靈活性也不斷提升,可以在邊緣良好運行。許多應用程序現在都“虛擬化”了,能獨立于任何特定類型的硬件:這樣代碼就可以被打包在數字“容器”中,在數據中心內輕松移動,并越來越靠近邊緣。
對邊緣計算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往往是出于非技術原因,比如法律監管。科技行業的主導觀點認為,最好還是在云端集中處理大部分數據,但由于許多新的應用程序必須高速運行,這種說法的根基也已不再牢靠。據估計,無人駕駛汽車每小時可產生25GB的數據,比高清視頻流高出近30倍。要上傳完這么多數據,再等駕駛指令發回,車輛可能早已撞上了突然橫穿馬路的行人。
另一個原因是經濟效益上的變化。做出調整的速度越快——例如優化工廠里機器的運行——獲得的收益往往就越大。這意味著通常最好在捕獲數據的同時進行分析,這就需要在本地完成。云端傳輸、存儲和處理數據的成本也可以因此節省下來。規模更小、數量更多的本地數據中心正在各地涌現。計算機制造商將這一轉變視為收復失地的機會。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微軟等大型云計算提供商也在嘗試占領邊緣地帶。

責任編輯:馬麗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